义务教育学校选拔性招生考试当休矣
近期,某中学频繁利用双休日组织本区外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到校进行选拔性招生考试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负面影响。据了解,这所学校的这种行为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但一直没能引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在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严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招生考试的大环境下,该校敢于顶风而上,着实令人惊讶。在上级要求这么严格、形势这么严峻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敢于冒这么大的风险呢?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们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动,源于当地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或者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因为该区的初中毕业生只能考本区的公办高中,在初中招生时采用这种办法,可以有效为高中学校招揽更多优质生源,用最短的时间提升该区高中学校的高考竞争力。由此,这所学校的“司马昭之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众所周知,我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主要采取划片的方式进行,民办学校在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前提下,也只能通过摇号或电脑排位的方式进行招生。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选拔性招生考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再三强调的。但有的学校仍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这属于典型的明知故犯。
义务教育是普惠性教育,其本质是发现、尊重、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潜能,帮助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考试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学校和教师更不能唯成绩论。有的学校采取组织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性招生,反映出的是对教育规律认知的缺失和漠视,很难想象这样的学校会把选拔进去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生源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一所有自信、有追求、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学校文化的打造、育人能力的提升、办学条件的改善上,用厚实的基础提升育人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主动选择到校就读,这才是最科学也最可持续良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单纯靠不择手段的胡吹海侃、强拉硬拽优秀生源入校,恰恰反映出对自身办学实力、办学能力的高度不自信。时间久了,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形势必然会急转直下,不可收拾。这种现象之前在各地都是有先例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不仅学校坏了声誉甚至关门大吉,更重要的是耽误了一大批孩子的发展前途。
此外,这所学校不正确的招生行为也破坏了区域的良好教育生态,不仅对其他学校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本区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上所说,该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本就不多,因为有外地选拔生源的进入,使得本区孩子对这些资源的占用率和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大大降低,影响了该区群众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必然会拉低当地的教育满意度。希望这种现象能够引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及时制止、严厉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