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办好适合学生的职业教育 青岛举办“红帆向党•百帆环湾”活动 枣庄市 学校资源节假日免费开放 图片新闻 简 讯 昌邑市精准发力强镇筑基 菏泽市构筑思政育人新图景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制度搭台 活动驱动 

菏泽市构筑思政育人新图景

□ 通讯员 崔中华 步翠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要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加强我市学校思政课建设,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教师既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身的‘责任田’,更要跑好大中小学衔接的‘接力赛’。”5月17日,菏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强在“菏泽市大中小学100堂思政‘金课’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具体要求。

近年来,菏泽市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部署,通过制度搭台构筑了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活动驱动的“大思政课”立德树人新图景。

在制度建设上立标准,保障思政建设常态化

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保障思政课建设规范化、常态化,菏泽市教育局2019年4月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孔祥岩担任主任的“菏泽市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为促进思政课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把思政课建设贯穿“红心向党”工程全过程,菏泽市委教育工委以“红心向党”工程促进思政课质量的提升,用思政课质量的提升巩固“红心向党”工程实效,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今年4月,结合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情况和全市实际,制定实施了《菏泽市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从党建引领、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全市思政课建设规划,绘制了市域思政建设的“路线图”。

在教研跟进上下功夫,推动思政教学优质化

两年来,菏泽市委教育工委、市教科院坚持把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打造特色课程,建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特色课堂60节,“红色文化”特色示范课堂31节。

为增强思政教研力量,市教科院在全省率先增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有计划地开展深层次思政教研活动,构建梯次推进、系统衔接的思政课教研体系。通过组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全市共培育小初高思政课教改项目35项,其中5项获省教育厅立项,居全省第二位。通过开展思政“金课”建设、思政课优秀教师评选、思政课教学比赛、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思政课创新案例征集等多项专题教研活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的专业发展平台,为思政课教学优质化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仅2020年,在中小学阶段,该市就有4名教师获得省思政教学比赛一、二等奖,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学校思政课年度人物,4名教师获得“省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两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晋升为正高级教师。

好的思政课有无数种可能。从定陶区山大附中的“时事分享”拓展课到巨野一中的“时政微论坛”;从曹县一中走进生活、合作探究、回归生活“三部曲”思政生态课堂到菏泽一中思政议题式教学,当前,全市思政课教学呈现出价值导向鲜明、教学方式鲜活多样的新样态。

在活动驱动上做文章,促进思政课程精品化

“思政课是学生们成人前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作为思政课教师,我除了无比自豪外,还感到任重而道远。”“努力研磨每一节思政课,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参加全市大中小学“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活动的两名年轻思政课教师感慨道。

活动中,菏泽学院陈光磊教授以“战地黄花分外香,古田会议放光芒”为题,选取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结合大量生动的历史资料和人物实例,为全体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和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课。4名思政课教师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思政课,充分展示了思政课教师较高的职业技能和优秀的政治素养。

100节“金课”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推动菏泽市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进一步拓展。在去年建设20节思政“金课”基础上,今年5—12月,市委教育工委将组织开展“全市大中小学100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评选活动”。这次以党史学习为主题的“同城大课堂”标志着该活动正式启动。

“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学好党和国家的历史,讲好革命和建设的故事,赓续精神血脉,激发奋进力量,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我市思政育人水平进一步提升。”孔祥岩说道。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