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走向标准的昌邑劳动教育 把劳动的种子播进每名学生心田 临沂第二十中学5位教师的5个教学环节构建有活力的思维课堂 图片新闻 寿光市邵村小学: “幸福农场”欢乐多 德州市实验小学: “千年运河•大德之州”图片展走进校园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临沂第二十中学5位教师的5个教学环节构建有活力的思维课堂

□ 王京礼

“我们从‘情境导入、明确学标,自学质疑、合作探讨,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达标、补偿内化,总结提升、拓展延伸’5个环节入手,构建出了有活力的思维课堂。”临沂第二十中学教务主任庞占水谈起该校“活力四射”的思维课堂,侃侃而谈。

导入激发欲望

前不久,该校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上了一堂七年级上册的示范课,课文是莫怀戚的《散步》。

王君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麦浪翻滚的田野上,一望无际,弯曲的田间小道延伸到无边无际的蓝天白云间,路边的野花芳香四溢,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怀抱书本悠闲地在羊肠小道上散步……

面对优美的画面,一名新教师说:“这样的导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一名学生悄悄地与同学交头接耳起来:“今天学的《散步》,我们得好好学。”

“置身事外”的王君发出了开场白:“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都想去散步?”

得到学生的肯定答复后,示范课生动地展开了……

示范课结束后,一名教师评价道:“王老师创设的课堂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

在示范课《生命可以永恒吗》的“自学质疑、合作探讨”环节,该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叶荣举把“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小林奇遇之生命‘蒙难’”,叶荣举让学生思考问题“小林的生命故事,你有哪些感受”。学生郑舒文、庄旭阳总结道:“生命来之不易。”

探究“小林奇遇之指纹的奥秘”,叶荣举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要按手印”。学生徐墨涵总结说:“生活中指纹的用途有很多,比如用指纹解手机锁。”

如何探究“小林奇遇之生命的走向”?叶荣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自己的生命到达尽头时,我们的人生能否重新开始”。学生孙安然答道:“生命不可逆。”

对“小林奇遇之历史的回忆”,叶荣举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短暂性。一名学生说:“生命有尽头,这是自然规律。”

叶荣举抛出了“生命时间轴和老子的名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既然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学生张理源说:“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中。”

叶荣举向学生展示了“小林的家谱”,并引导学生思考“小林的生命属于自己吗”“家谱承担什么使命”等问题,并向学生下发了调查表,内容是“咱们班同学有按辈分起名字的吗”。收上来调查表后,叶荣举引导道:“自古至今,我们的祖辈在生命的接续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家风、家训。我们要在身体、精神上接续祖辈的生命。”

叶荣举播放了视频《天眼之父南仁东》,让学生思考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叶荣举饱含深情地说:“南仁东多次提到‘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的奋斗动力来自深厚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这样的“裸学”真正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

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

在“展示交流、精讲释疑”环节,该校化学教师高磊的示范课《化学肥料》做了较好的诠释。

高磊展示了实验台上的化学肥料样品,然后问道:“没有标签,如何区分?”

学生看了看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和药品,情绪激动地说:“实验可以解决啊!”于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6种物质的气味、外观、溶解性进行比较,并做好实验记录。同时,各个实验小组分别称量了0.5克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4种化肥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分别取样品进行灼烧,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硝酸钠、氨气、水。对此,高磊讲道:“将氢氧化钠加入碱性物质溶液中,有刺激性气味(氨味)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物质中含有氨根离子。从外观上看,灰白色的是磷肥,白色的是钾肥和氮肥;加水溶解后,难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是磷肥,易溶于水的是钾肥和氮肥;对铵态氮肥和钾肥来说,在混合研磨的基础上,加碱性物质后,有氨味的是铵态氮,没有氨味的是钾肥。”

“展示交流、精讲释疑,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一名教师感叹道。

课堂学习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该校地理教师孙婷婷在《中国的水资源》“当堂达标、补偿内化”方面的设计颇有“门道”。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孙婷婷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放到了一个“智慧学屋”里,让学生用智慧的钥匙打开这些大门,挑战门里的题目,争做“班级学习小明星”。

“门里”的题目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说出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名称”。在学生轻松地完成“门里”的题目后,孙婷婷说:“老师有一扇大大的门,它的名字叫地理之门;打开地理之门,你们学会的是如何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过上美好和谐的幸福生活!”

很多学生想起央视的《开门大吉》节目,心中的探究之火被点燃了。他们奋笔疾书,记下了感悟和体会。

一名教师评价说:“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在学习活动中建构了知识体系,形成了能力。”

总结贯穿德育始终

对“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该校九年级历史教师周丽艳在讲授示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这样“操作”的。

小组讨论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胜利的原因及其启示”。学生钱春钰总结说:“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学生刘家良说:“历史原因是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学生张维恩则说:“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徳、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生孙昊然说:“其他原因是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学生王浩承笔直地站立着,紧攥着拳头说:“胜利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各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火候”到了,周丽艳给予学生如下启示:“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一名教师评价说:“周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把学到的方法、规律、思想甚至感受与体验作为重点,贯穿德育的始终。”

“我们要以‘构建有活力的思维课堂’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张扬,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该校校长李思栋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