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 “打破”校园围墙 挖掘高校“富矿”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利于中小学衔接 放假在家 不忘劳动 “为你,千千万万遍” 博兴县实验小学 “5+2”套餐让暑期生活更“丰盛” 信息快递.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杏坛新语】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利于中小学衔接

□ 张学炬

近日,教育部等3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要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满足城镇学生入学需求,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科知识具有承接性、连贯性,“一贯制”建设、“一贯制”培养有利于中小学的无缝衔接。

“一贯制”建设有助于提高育人的科学性。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教育阶段,但都是一个“知识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因此,一贯设计、一贯安排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时效性,提高育人的整体合力。否则,容易导致教育脱节,不利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这是教育部在新阶段对教育规律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

“一贯制”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中小学很多教育教学资源都具有共同性,如图书馆、操场、体育器材、教学设施设备等,可以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一贯”起来建设和发展,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对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更具价值。

“一贯制”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开放性。我国时下的教育属于封闭式的教育,学生的接触面、交往面较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而“一贯制”培养利于增加学生的交往面,提高他们的社会化能力。

“一贯制”有助于解决音体美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小学阶段的音体美教师普遍缺乏,“一贯制”建设可以让中学的优秀师资跨级上课,革除小学阶段师资不足的弊端。

当然,“一贯制”也有弊端。如上放学的时间段不同,教育重点不同,教学方式也不同。因此,“一贯制”培养不能“一刀切”,而要一体考虑,分开发展。

(作者单位: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