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 “打破”校园围墙 挖掘高校“富矿”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利于中小学衔接 放假在家 不忘劳动 “为你,千千万万遍” 博兴县实验小学 “5+2”套餐让暑期生活更“丰盛” 信息快递.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现场新闻】

“为你,千千万万遍”

□ 王玉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舞台上,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的学生神情庄重,用纯粹的发声诠释着《少年中国说》。班主任郑纪东面对学生,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把控着诵读节奏。为了这一天、这一幕,郑纪东付出了整整一个月的努力。

带领一群智障学生诵读《少年中国说》,最大的挑战是全篇内容寓意深刻,学生难以理解,也就很难读出“味道”。为此,郑纪东从作品的作者和时代背景开始,像讲故事一样,一点点地讲给学生听,力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体会文章的深意。

了解文章大意后,整齐诵读成为最大难题。全班9名学生,语言较清晰的只有两名,其他学生要么发音模糊,要么说不了长句子。但郑纪东却把这次诵读当成训练学生语言的良好契机。一个多月里,他把改善学生语言功能作为突破口,制定了“一生一案”的训练策略——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读音,一组词一组词地串联,一句话一句话地练习口腔轮替。经过数千遍的训练,学生们终于能读下全篇了。

会读了,接着就是会背。郑纪东和她的团队开始突破记忆难关。智障学生不仅理解力、表达力差,而且记忆力弱。为让学生记住诵读内容,孔繁敏、王金国、李奉玲、朱从璞等教师分工合作,自主认领学生,担任诵读导师,全力落实 “一生一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位”训练。在此基础上,郑纪东再进行合理编排,不断强化,直到每名学生都能熟诵为止。

“庆七一”会演这一天,9名学生站在舞台中央,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以铿锵有力的朗诵、饱满的精神状态,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那一刻,在座的嘉宾、家长和教师无不热泪盈眶……

为让这些残障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年来,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教材,教师就依据义务教育新课标,通过网络学习等形式,编写教学提纲,再根据提纲扩充教学内容;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他们就边教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菜肴和面食,并能独立洗衣服、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为你,千千万万遍。”郑纪东说,或许,这就是身为“特教人”最常态的工作写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