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研究综述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初探 安全“六校长” 立足课堂提素养 回归常识教语文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教研课题】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研究综述

□ 济南第三十四中学 贾品卿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语文课堂书本教学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内在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中将综合性学习列为重要价值目标,推动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融合,利用专题实践活动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本文选择了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现状

德国最早开始在母语教学中引入综合性学习理念,并将“合科课程”纳入教育改革中。德国在编排教材时注重在学科内部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利用不同的主题形式将母语教育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展横断式的综合性学习。同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跨学科分组等多样化分组教学模式,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兴趣。

英国则在英语教科书中设置了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聚焦不同的现代社会问题,通过对不同学科传统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英国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国内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加以借鉴创新。

在美国,综合性学习被称为“被统和化的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和跨学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美国母语教育突出学生对语言内容的全面系统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批判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从而能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尝试类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法国早在1994年就将多学科综合纳入中小学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增设了多样化的综合性学习课程,提倡“多重任务让学生逐步适应小组协作方式,宽泛的教育领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母语教育中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运用母语的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能力。

综合来看,不同国家为提高国民素质,都结合自身国情在母语教育中开设了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从现有文献来看,各国在母语教育中注重打破不同学科界限,通过整合各个学科,将各类实践活动和知识学习有机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现状

国内综合性学习理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但直到21世纪初才正式纳入语文教材和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文独立课程,古代的“语文”是涵盖文史哲的综合性课程,包括文化传承、道德修养、文字规范、语言发展和文学创作等综合性内容。中国历史上多部著作都是综合性的文本,比如,先秦时期的《诗经》《左传》,隋唐时期的《千字文》等,这些著作除文学知识外,还覆盖了自然知识、封建历史、伦理道德等内容;又如,《三字经》不仅是古代儿童学文识字的文学读本,而且蕴含丰富的天文地理、道德礼仪和历史等知识。中国古代教育历来没有对学科进行明确的独立划分,而是依照各个学科的自然形态进行综合,但古代的综合性学习明显缺乏目的性和选择性。直到21世纪,国内开始大力推动新课改后,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设计。

(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

部分国内学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内涵、目标作用、特点方法和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郑国民等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文彦、蔡明等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他们认为,这一概念应当涵盖以下基本要素:目标上,必须始终聚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实现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互补,帮助学生培养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如信息搜集处理、多元文化交流、现代技术运用等;内容上,提倡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的综合,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创设环境平台;方法上,强调学生要能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自主进行学习,并积极和其他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在特征研究方面,虽然不同文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持有不同观点,但大部分学者都指出了综合性、语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邹立群、朱艳林等都着重强调了“语文性”这一特征,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应定位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意识到语文的主体地位。虽然不同学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有不同的认识,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契合。

在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研究方面,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大都是基于课程标准来分析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一致认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维度来解读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和目标。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部分学者研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实施策略、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等内容,还有部分学者选择区域性语文教学进行了案例研究。这些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色,但研究大都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还没有形成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普适性研究成果。

1.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大都聚焦综合性学习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并选择了不同的学校开展实证研究,从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对策。

2.关于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现有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研究对教学实践指导针对性不强,导致语文教学陷入误区。第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缺乏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确认识。第三,现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3.关于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目前,语文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狭窄陈旧、理论认识模糊、对课程资源认识和开发不足、探究意识引导欠缺等原因,在综合性学习“引导中存在误区,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4.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由于部编本出版并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涉及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编写特点、教学现状、实施原则和改进策略几个方面。综合来看,目前学者选择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来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还比较少。

三、地方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同地域文化能够为语文课程的开展提供多样性教学资源。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深入挖掘社会热点、日常生活、民俗风情、自然地理、传统文化等资源。

国内从正式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后,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探索形成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部分成果。但从当前学界研究和教育实践来看,我国语文综合性学习进入了发展的“高原期”。

首先,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专著还比较少,大部分国内学者都是将其作为语文课程研究的一个环节。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界侧重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内涵、价值意义、实施问题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且提出的学术观点多而不新,很少涉及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方式等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独创性理论体系。

其次,实践探索有待多样化。不同学者对如何在国内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路径,有的还构建了专门的评价模型,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普适性研究结论。部分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全面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要义,实践中容易在综合性、语文性平衡上出现教学偏差。

再次,对同一综合性主题活动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中展开,缺乏比较研究,对于如何借鉴国外综合性学习成熟经验模式,结合国内实际来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综合还有待深入研究。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土化还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

从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学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中专门选择济南城市文化作为研究内容。本文课题就尝试弥补国内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另外,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充分挖掘济南人文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济南文化;有利于拓展丰富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紧贴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接受济南地方文化的熏陶,在语文学习中强化家国意识。初中阶段,学生在个人价值理念塑造上进入关键时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因而选择初中学生来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济南城市文化资源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述)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