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研究综述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初探 安全“六校长” 立足课堂提素养 回归常识教语文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学科教学】

立足课堂提素养 回归常识教语文

□ 宁津县教研室 王忠利

怎样才算一节好的语文课?在国内流派众多、专家各抒己见的氛围中,一线语文教师常常感觉无所适从、茫然无助。近日,笔者观看了教师教育网平台的几节优质课。这几节课有名著导读、古体诗欣赏、现代文阅读。结合日常教学视导中的发现与点滴体会,一并笔录于此,就教于各位方家。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注意向名家学习,还要回归教学常识,找到语文的本真,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守住个人的特色,上出一堂干货满满、有滋有味的常态语文课。唯其如此,教学质量提升才有落脚点。

一、常态素养语文课之“四味”

(一)品出语言的况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品出语言的味道,形成基本语言素养。其中,诵读为最常用的一种手段。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趣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朗读、品读、悟读层层递进的朗读形式:配乐朗读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诗歌氛围,倾听时代风雨;自由品读读出画面故事,咀嚼时代苦难;深入悟读走进诗圣心灵,感悟家国情怀,真正触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触动学生的灵魂。尤其是对“秋风怒号”一段画面的理解,教师引用《说文解字》对“号”字的解释(“号,痛声也。”声音大而痛苦,凄惨凄厉。带给人一种恐惧感),紧扣语言,由言及文,迅速进入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享受思维的快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一堂好的常态语文课要有思维的张力,要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享受思考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威海市文登区第二中学教师唐丽丽的《〈骆驼祥子〉读后指导》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这节课在“了解学生读情,智慧解决‘导什么’”“明晰主线,创新设计‘怎么导’”“点拨方法,轻松掌握‘怎么读’”上实现了很好的突破。唐丽丽的教学设计可见清晰的主线:寻“苦人”之踪——塑“苦人”之像——探“苦人”之源。这节课依线布点,每个环节分别设立两到三个训练点。尤其是在“探‘苦人’之源”这一环节中,教师以“这部小说的苦人只有祥子一个吗”这一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直指小说主题。

(三)拥有审美的韵味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时,情感的力量促使读者欣赏生命之美,领悟生命之思,感受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也促进读者自身的生命成长。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从涵育主体心灵、丰富主体情感出发,通过精心营造情境、巧妙设计提问、深度解读文本、创意策划活动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诗经•蒹葭》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多种赏读形式,如个别诵读、配乐唱读、以现代诗解古诗等,引导学生深度融入《诗经》的美好意境,进行语文审美与鉴赏。唯美的图片、动听的古典音乐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朦胧迷离、典雅蕴藉的古典诗歌境界,经历了一次审美体验。

(四)传承文化的意味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文化,而道德文化的精髓留存于经典中。选入教材的经典文本都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相关活动,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培养的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学生的心田,转化成自觉行动。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堂上,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知识分子群体 “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解读,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关注2020年疫情期间涌现的那些心有家国情怀的普通人,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又如,一名教师在进行《西游记》“孙悟空拜师学艺”内容的导读时,通过研读悟空学艺7载多数时间是洒扫进退等杂务,引导学生感悟“学艺先立德”“君子首孝悌,行有余力则学文”等东方教育智慧,将名著阅读与文化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构建常态素养语文课堂的思考、建议

(一)重视语言训练过程,增强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进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例如,《蒹葭》一课的学生朗读赏析,还可以创设不同形式,如个别诵读、配乐唱读、创编诗剧、师生互读等,引导学生深度融入诗经的美好意境,进行语文审美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培养语文学习习惯

2020年11月21日,顾之川教授在北京大学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发表了《语文学习“灵魂三问”》的讲话。其中,就怎样教中小学生学语文这一话题,顾教授将其归纳为3点:第一,研究儿童特点;第二,培养学习兴趣;第三,养成良好习惯。顾教授提出,语文学习最主要的习惯包括享受阅读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乐于表达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提法是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忽视学生基本语文学习习惯的现实提出的,极具针对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精心设计课堂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脑思、动手写、动嘴说,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设计和实施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时,应始终将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衡量外在形式的唯一标尺。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指导、及时的课堂调控和巧妙的点拨引导,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全员参与、深度投入,让学生从知识、能力、学习品质等多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三)改变单篇思维,推进整本书阅读

统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双线组元,单元教学观应该在每一节常态课中得到体现与落实。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篇教学思维,要在教学单篇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单元教学重点,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教师只有具有单元整体教学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教材研读提高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统编版教材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教材课后积累运用部分安排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常态课能否落实好,是衡量一节语文课质量的重要标准。比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教材,课后积累拓展部分第五题列举了朱德、宋庆龄等纪念白求恩的文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读,在对比中拓宽学习视野,感受不同人对同一个人的不同评价,学会同中寻异,提升语文素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