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教育部部署 第37个教师节宣传庆祝工作 威海市环翠区营造劳动教育新生态 省教育厅与两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5年内争取建设200所以上省级特色高中 “五老”监督员现场查网吧 孙一文:舞动奥运击剑赛场炫彩“芭蕾”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纵向衔接 横向贯通 家校互动 社区融合

威海市环翠区营造劳动教育新生态

□ 通讯员 宋玲玲 王春丽

威海市望岛小学学生王一州放学后回到家就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经营自己的小天地,播种、除草、驱虫、施肥,乐此不疲。看着花花草草在美丽庭院里蓬勃生长,他格外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在不久前省妇联、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的“晒晒我的家•争做美丽庭院小能手”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他荣获“美丽庭院劳动小模范”称号。

王一州的故事只是威海市环翠区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剪影。近年来,该区探索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家校互动、社区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劳动生态系统,劳动教育呈现出落地实、扎根深的良好局面。

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

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纵向整体衔接、横向贯通融合’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库,强化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融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威海市环翠区教体局局长王艳华介绍说。该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通过课程融合、家校共育等方式,开发“纵向整体衔接”的课程体系,拓宽“横向贯通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索“全社会协同参与”的育人模式,开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古寨中学开设“小红薯大变身”课程,进一步开发农耕劳动教育,学生在位于桥头镇大院村“安的种子绿色农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中体验种子的生长过程。该校还为每个班级劳动责任田挂牌,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经营农场,依据节令、生物生长规律等选择项目、自主探究。孙家疃小学立足海洋特色建设,以“海洋教育”为核心,将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推动主题课程的实施。劳动光荣,人才“贝”出。该校从“贝”的不同生长阶段出发,开展探究以“贝”为主题的活动,让研学和劳动教育扎实落地。

完善家校互动融合的

实践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课上,我懂得了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儿,因为妈妈很辛苦。”鲸园小学学生谷铭泽放学后经常帮妈妈拖地、洗衣服、倒垃圾、择菜、叠被子,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她就抢着干。

鲸园小学将劳动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书包整理、储物柜整理、垃圾分类等评比活动,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该校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劳动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技能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环翠国际中学、实验中学结合家庭空间资源优势,培育学生收纳整理、卫生清洁、厨艺美食、园艺栽培等家务劳动技能,营造“时时处处皆教育”的家务劳动育人氛围。

“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提升育人的实效性。”王艳华介绍说,该区的劳动教育注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以体验性劳动为主的特点。

在福泰小学、普陀路小学,学生们通过做柿饼、种花生、种小麦等活动,践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而千山路小学则利用自有温室大棚、生态苑等种植养殖基地开展劳动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农业耕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建立劳动教育与

社区治理融合发展体系

为建立劳动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体系,该区印发了《环翠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方案》,先行选定25所试点学校与社区服务指导中心联动,制定三维度劳动任务清单,确立52个校社劳动教育合作项目,打造了46个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在戚东夼社区专设的传统手工劳作坊,学生可以学习剪纸、油画、木艺等;在戚谷疃社区为学生提供的体验空间,学生可以做“烘焙达人”、家政服务员、社区食堂服务员等。码头小学与社区研学联动,将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了社区。新苑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社区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体验。在闫家庄村广场,社区提供了采摘的豆子,学生进行近距离观察,并学习用传统农具打豆子、筛豆子。同时,该校还联合蔚海社区组织了“志愿服务进社区,文明威海我守护”社区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还走进社区学习皮影戏的制作与表演、胶东花饽饽的制作和历史文化、茶艺的欣赏与学习、插花艺术的欣赏与运用、制陶工艺体验等。走进自然的世界,了解时令蔬菜和作物的种类及栽培知识、生长习性与生长环境,认识种植常用工具及其用途,开展选育种子、开垦土地、作物播种、农田采摘、野外烹饪等劳动体验。

建立劳动教育素养综合评价体系

“在‘快乐小当家’活动中,我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共获得了36颗‘劳动星’。”码头小学学生王昱宗说。

码头小学引入家长评价机制,家长根据孩子的劳动表现与成效填涂1—3颗“劳动星”,由孩子自己汇总所获“劳动星”的颗数,并自评“满意”或“还需努力”。所有评价注重过程性、激励性,鼓励孩子充满热情地参与家务劳动。王昱宗的妈妈说:“我希望学校大力营造人人爱劳动的氛围,并将这种提高实践技能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新苑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段特点,通过“个人积分换知行卡”“每月劳动小模范”“学期知行学子”等评价策略,促进劳动教育发展。家长协助学校完成劳动打卡,践行“21天劳动养成计划”,评选“劳动小模范”。学校开展“家务劳动技能过关”活动,根据学生的过关情况评选出“知行学子”和“知行班级”,利用升旗仪式进行表彰,并计入班级考核、写进学生成长手册。

“我们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价值观的评价,让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落地生根、形成体系,营造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学校新风尚。”王艳华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