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把劳动教育课堂搬到“田野”上 山东艺术学院用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快递 社区学校书香浓 嘉祥乡村小学来了支教大学生 昌邑市育秀学校 小小种植园催生劳动大课程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昌邑市育秀学校 小小种植园催生劳动大课程

□ 宋雪梅

“纯天然、无公害,物美价廉,数量有限……”“售货员”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的“售货员”郑重其事地介绍蔬菜的优点,有的“顾客”一本正经地讨价还价,还有的搞起了“买一送一”促销活动……火热的场面出现在校园的操场上。这是昌邑市育秀学校学生暑假前在校园蔬菜展销会上向教师们推销自己种植蔬菜的情景。

今年以来,该校把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利用校园内的边角区域开发了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动手做”,使实践基地这个“小载体”成为“育人大舞台”。

“校本化”开发打造特色。学校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普遍“五谷不分”,更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可贵,于是便把劳动基地定位为“小小种植园”。学校借鉴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模式,让各个班级自主承包、自主种植、自主经营。这样一来,网络世界的“开心农场”走近了学生,学生亲历了蔬菜的种植、管理、收获、交易等环节,在其中找到了耕种的乐趣、掌握了劳动的技艺、品尝了丰收的喜悦。

“课程化”构建落实规划。学校整体构建“多元劳动课程”,开发了“多元融合课程”“多元种植课程”“多元拓展课程”3个系列20余个专题的课程体系,确定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等内容,整体架构,有序推进。

3个系列的课程以“种植课程”为核心,围绕“种植研究”涵盖了课前研究、基地种植、拓展实践等不同层面和研究途径。例如,围绕“番茄种植”设置了“趣话番茄”“番茄种植”“番茄美食汇”3个专题,让学生在“课堂小学者”“田园小农夫”“家庭小厨师”的角色切换中获得不同体验。课程实施中,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以规范课程实施。

“项目化”实施提升实效。一个完整的种收过程为一个项目,相关小组要负责到底。如“番茄种植”课程,负责的小组从选种、育苗到日常的浇水、施肥、除草、杀虫等,在教师指导下全员全程参与。

项目的拓展化学习丰富内涵。如围绕番茄了解其由来、历史、营养、文化、相关故事等。番茄收获后,学生将其推销、义卖,所得钱款作为班费或资助贫困生,体验收获的价值和意义。

“多元劳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有机融合,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该校先后获得“潍坊市个性化教学示范学校”“潍坊市绿色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