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门类是比较多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人们还是在潜意识中把语文、数学、英语归为主科,把科学等学科统归于副科。从“一主一副”足以看出科学课是一门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学科。这个学科大部分没有专职、专业、年轻的教师,有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受体力和知识面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去,更不可能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去感受科学世界的美妙与神奇。有的只会照本宣科,用嘴巴大声地把书本上的内容读一遍,没有任何新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来应付考试,对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模仿来达到,而必须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成结果。为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在动手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小学科学。
一、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唯一能够吸引他们的就是对认知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热情。他们只有觉得好玩了,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小学科学第十二册中的《日食和月食现象》一课,内容十分抽象。如果单靠教师讲解,知识单调乏味,学生无精打采,听的是云里雾里、浑浑噩噩。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个实验,把电灯当作 “太阳”,把乒乓球当作“月亮”,把甲学生当“地球”看着“太阳”,乙学生拿着乒乓球围绕甲学生的脸移动。当“月亮”的影子落在甲学生的眼睛上时,他会说看不见“太阳”;当“月亮”的影子离开甲学生的眼睛时,他重新看到了“太阳”。如此,学生理解了日食的成因,知道了什么叫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也就知道了“天狗吃月亮”只是一个传说——他们会用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解释这种现象。
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能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是,这种逻辑思维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科学课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才能让那些枯燥而深奥的科学真理寓于直观的事物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到对直观事物的理解中,真正实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讲《滑轮组》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会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但不可以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改变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方向。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学生会用滑轮组来解释起重机的基本原理,懂得了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以往的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照本宣科,教材怎么写,他就怎么讲,学生只要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例如,在教《热传导》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回家后自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热传导现象。结果,学生设计了许多新颖又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有的学生加热铁丝的一端,同时拿蜡烛接触铁丝的另一端,过一段时间后,蜡烛会慢慢融化;有的学生在铁丝的不同位置各滴上几滴蜡油,加热铁丝的一端时,就会发现离加热点近的蜡油先融化。学生用自选的生活材料设计的实验进一步验证热可以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又符合小学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在今后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实验,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手来,积极动手操作,去体验科学课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个维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