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发布 新闻资讯 李振华:把初心镌刻在百姓心坎上 我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现“零跑腿” “双减”政策下选择培训机构须谨慎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为师德师风建设“凝心铸魂”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李振华:把初心镌刻在百姓心坎上

□ 管恩武 廉德忠 张文强

在沂源县韩旺中学校园内,耸立着一座汉白玉石像,这是沂源县的父老乡亲们自发为李振华捐款建造的。从教至今68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15年中国教育年度人物、2015年中国好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人民教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3项,先后8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山东省教育厅、淄博市委、沂源县委分别作出了向李振华学习的决定。——编者

退休后的李振华向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张文强)

活着而被塑像,自古以来,寥若晨星,这是一份怎样的殊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6月28日,山东省委举行“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基层党员讲党课活动。省委常委和省级领导同志、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四指导组有关同志、省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济济一堂。沂源县实验中学原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振华作为13名来自基层的老党员代表之一受邀讲党课。

课上,李振华深情回忆了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沂蒙大地教书育人的故事。他的精神给人震撼,他的事迹令人动容,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主持讲话中说:“听后很受教育、深受触动。”

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谁刻在心碑上

“当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沂蒙老区的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就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谈及支教初心,李振华说,“1953年,我告别故乡南京,选择到沂蒙老区最艰苦的地方支教,为这里的人民做点事情。于是,我来到了偏远山区韩旺。”

李老师的话语朴实无华,波澜不惊,但如果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我们就会更加理解和敬仰他的选择。作为1937年出生的南京人,他出生未满月就遭遇南京大屠杀,少年时目睹国民党军对人民的倒行逆施,南京解放时震撼于“共产党纪律那样好”,他的报国热情开始点燃。于是,68年前,年仅18岁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振华响应知识青年支援革命老区的号召,同45名南京热血青年一起援教来到了沂蒙老区。唯有李振华永远地留了下来。

当年走进韩旺村时,村民站在村口迎接李振华。一名学生家长摸了他薄薄的棉服,不久就给送来亲手做的御寒服。“村民对我这么好,我就想怎么报答他们。”

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住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为了不让学生吃长毛的饭,他每天翻山越岭逐村去学生家里拿饭;为了更好地照顾住校生,他搬进男生宿舍;一个一度被称为“少年看守所”的“渣滓校”的108名初三学生,他将78人送入重点高中,26人送入高一级学校,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现代教育神话。

父亲病重,三封电报催促。为了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他让也要参加高考的儿子顶替他去南京侍候,直到父亲病逝。母亲卧床不起,在长达10年的岁月里,有8个沂蒙老乡的孩子,接力到南京照顾。为不再给乡亲们添麻烦,他将83岁的老母亲接到沂源。不到一年,老人去世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哭倒一片:“老人家,您别怪李老师啊!是我们对不起您哪!”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他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他把仅存的1.5万元积蓄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3份,分别捐献给他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成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至今,他只在退休金中留下500元生活费,其余全额捐出。他累计捐款136万多元,资助学生2300多名,其中由他提供全部费用并考入大中专的学生就达36名。

他留给子女的只有三样东西:一盘录像带,是宣传他的电视专题片《情洒沂蒙山》;一本书,记载着他的教书育人事迹;还有三份文件,是上级发出向他学习的决定。

沂源人民知道,为了老区的教育事业,李振华“丢舍”了太多、太多。一位89岁的老奶奶忘记了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可提起李振华的名字,却一个劲儿地说:“他好!他真好!”他教过的一名学生说:“李老师之于我们,就是亲人。我们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叫他一声‘爹’。”

1997年,得知李振华退休后,怕影响他工作而久不登门的山里乡亲纷纷来看望。2001年,韩旺镇群众自发捐款为他塑了一座汉白玉雕像,沂源县把他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命名为淄博振华学校。2012年,沂源县建起了李振华事迹展厅。2020年,淄博市在荣耀广场为他竖起了“荣耀柱”。

大德无碑。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谁刻在心碑上!

“三代人”薪火相传,将“振华精神”发扬光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从1995年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工作那天起,我就以李校长为榜样,尽我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以实际行动回报李校长的恩情。”

今年1月7日,“三代人”薪火相传报告会在沂源县南麻街道鲁阳小学举行。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淄博市张店区师德标兵唐守贵以《青春在感恩中闪光》为题讲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故事。初中3年,他与李振华同吃同住。从1995年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开始,他像李振华一样捐资助学、救助贫困孩子。25年来,他直接资助的孩子有60多个,帮助资金近20万元。自1999年开始,他累计献血近7000毫升,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还参加了“火种能量”行动和淄博市青年志愿者行动。

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沂源红”百姓宣讲团成员张恩铭,以《做红色高地上的好孩子》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小跟着李爷爷,小小年纪坚持常年扫大街、把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买成口罩送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故事。

小恩铭的父亲也是受李振华的资助完成学业的。他父亲中专毕业后,毅然回到李振华身边,成了李振华事迹展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小恩铭从小听李爷爷讲革命故事,跟着看望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他成长为一名有孝心、爱心和热心的新时代好少年,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小朋友。

李振华以《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为题,讲述了自己献身沂源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更多的是表达对沂蒙人民博大宽厚的爱的感恩和感激。

三代人的故事感人至深,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张家坡学区校长张明忠满眼含泪说:“老人家忠诚事业、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精神,安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红烛’精神,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人梯’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严格自律精神,激励着沂源人民永远向前。他把生命融入了沂蒙山区,活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信仰。”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的学生、他的学生的学生,一代代将“振华精神”发扬光大。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各界人士加入进来,助人为乐、敬业奉献成为沂源县各行各业的行动标杆。截至目前,向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捐款的已达1.2万多人次,累计资金293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4000余人次。

“教师岗位可以退休,但是共产党员永远不能退休”

“提起当年/孺子调皮的模样/舒心便荡漾在脸上/幸福的神情/让人读懂/那是一代人的理想。”这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党员在专程参观了李振华事迹展厅后所写诗作的最后一段。

理想不忘,初心未改。展厅工作人员把一个老式的日记本递到记者的手上。泛黄的页面上,天蓝色的墨迹已经变得浅淡,却依然可以辨认:“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就开始写入党申请书,已写了8份申请。今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因为组织上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我从内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我要尽力把他们教育好,要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这是1959年4月30日,李振华得知被批准加入党组织时,眼含热泪写下的日记。当年入党时,李振华只有23岁,风华正茂,如今已是84岁的老人,虽然眼睛不再清亮,却更加清晰来时的方向。在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建党精神”,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曾有不少人不理解李振华的所作所为,甚至有人说他“傻”。但当读懂了他的心路历程,理解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所肩负的党的初心和使命,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他之所以来到沂蒙老区,是因为他知道“为了谁”;他之所以扎根沂蒙老区,是因为他知道“依靠谁”;他之所以奉献沂蒙老区,是因为他知道“他是谁”。

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后,他说:“教师岗位可以退休,但是共产党员永远不能退休。”他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与260多名青少年建立了联系,帮助50多个留守儿童发生了积极变化,使12名学生戒掉网瘾后重返校园;他创建了“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义务为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30多场;他退而不休,在全国各地志愿宣讲3400多场,行程约30万公里,听众有100多万人次。

如今,他每天的工作依然安排得满满当当。仅今年4月到8月,他就讲党课87场,听众达5000多人次。一有空闲,这位骨折过两次的84岁老人,还要到学校看看学生吃饭的食堂、上下学的校车,还要在学生放学时走上街头,领着小学生过马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