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临沂市兰山区:“一网多点”驱动AI教育“培优树标” 东营市东营区:做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蛋糕” 图片新闻 “贷款手续这么快就完成了” 简 讯 “六维”合力重塑教育新样态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临沂市兰山区:“一网多点”驱动AI教育“培优树标”

□ 通讯员 赵金涛

“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后,我突然发觉科技创新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并不是因为它是课业学习之外的‘新鲜事物’,而是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生发出无限可能。”临沂第三中学机器人社团学生李冉冉参加了全国无人机比赛后深有感触地说。

李冉冉的感受,仅是临沂市兰山区几十万名学生接受人工智能教育的一个缩影。

构建“一网多点”育人框架

近年来,兰山区教体局提出构建“一网多点”育人框架,即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课程群建设、打造样板校等对全区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的发展重新整合定位,以点带面,多方位推进。

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如何做好小初高学段衔接?兰山区教体局开创优质资源引进机制,打造领衔学校、领衔团队机制,实行课题课程联动机制,推进PBL教研机制,建立健全督导评价机制。

“机制创新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了教学、教研、资源开发融为一体。”兰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将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纳入全区中小学常规性教学督导,通过制订完善的考评机制进行综合评价,保障人工智能教育可持续发展。

组织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新技术”培训,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优质平台。开展学科研讨会与培训会,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及开发能力、人工智能课程案例剖析及使用等线上培训。积极组织系统培训,如临沂新桥小学、临沂第四中学分别对3Done、思维导图、App inventor、人工智能初步、python编程等进行了系统培训。

近期,兰山区以“点状聚焦”“线状连贯”“全面普惠”3类课题为人工智能与编程和STEM教育专项课题的展现形式,遴选出38个课题准予立项,开展课题探究。如:李官中心小学领衔6所中小学开展的“基于STEM项目式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项目式教学中提供评价方法,为课程实施提供评价依据。

依托“课程群”辐射全区

在兰山区,“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群和“STEM教育”课程群成为人工智能教育辐射全区的有效载体。据统计,目前全区中小学教育系统征集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83个、STEM课程51个,已有29个优秀课程入驻省教科院搭建的人工智能素养平台和项目式课程平台并面向全省推广。

2014年起,兰山区每年都会以素养展示活动为依托,面向全区师生推进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其中,设置AI与STEM两个领域,现场类和作品类项目20余个。活动在多家网络平台设置专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着力打造科技教育品牌活动。

“打破教具缺乏的枷锁,实现教学资源和相关器材的全配备,是保障人工智能教育不断提档升级的基础。”相关负责人介绍,兰山区近年来以高投入增加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的活动空间建设和器材配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骤分批次进行。目前,试点校、区直学校、镇街中心校教具配备均达到正常教学标准。在资源配备充足的基础上,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给全区中小学使用。

拓展“培优树标”名校育人途径

“智能时代的到来,势必会深刻影响教育模式的变革和教育生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被遴选为“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首批种子学校。该校校长刘相俊认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的深化研究与推广,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充分发挥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兰山区通过培养优秀教师、树立标杆榜样学校,以学校为基点积极推动样板校、试点校、实验校建设,致力于打造“培优树标”名校育人途径。目前,该区已有1所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单位,两所国家级STEM种子学校,3所省级STEM种子学校,42所省级人工智能试点校,18所人工智能领衔学校。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区域教研,培训业务精湛的人工智能青年教师。目前,已有7名教师成为省人工智能讲师团成员,25人参与省、市、区级公开课或典型发言,44人获辅导奖。

2019年以来,该区以学生“培优”教育为中心,相继开展了社团课、课后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和视野。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学生共获得国家级荣誉15次、省级荣誉26次、市级荣誉158次。

“兰山教育人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寻出一条符合沂蒙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之路。”兰山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锋如是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