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 把根留下
——鲁东大学省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纪实
“我们都想让书记们再多待几年。”这是村民们在省派第一书记们临行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身尘土不忘本,两脚泥巴践初心。”两年前,在全国、全省脱贫攻坚战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响应省委号召,鲁东大学派驻宁津县刘营伍乡的4名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郭连军、柳广军、梁平、戚昭君和朱建德,奔赴宁津县刘营伍乡刘旺言村、周庄村、商西村、龙潭村,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要想让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走得更远,就必须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引领。”第一书记们到达宁津后,便赴县教体局等职能部门交流和对接,就鲁东大学与宁津县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充分探索,努力在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作,为宁津县和帮包村建设多作贡献。
2019年以来,鲁东大学先后派出由6名校领导带队、51名处科级干部参加的10批团队到宁津县走访对接。在第一书记的推动下,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设立的宁津实践中心(示范基地)最终揭牌。宁津县委副书记、县长沙淑红说道:“我希望,以实践中心建设为契机,双方不断扩大在扶贫、教育、科技、生态等领域的协作,实现校地更高层次的共同发展。”
两年来,第一书记们在宁津一中设立“生源与就业实习基地”;为龙潭村小学捐赠电脑,建立电子阅览室,捐赠国学书籍,指导“国学筑梦教育扶贫”项目;邀请农林作物专家为当地干部、群众举办农业技术扶贫暨农业创新项目推介会;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扶志和扶智加注“心动能”……
从学校到学院,从教授到学生,从智力到资金,第一书记们把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摆在重要位置,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在校地及帮包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乐业先安居,安居重文化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是挂在嘴上的漂亮口号,而是要扑下身子,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奋斗才会实现伟大事业的成功。”
两年来,户户通项目共计完成3万多平方米,新建排水沟3400米,硬化路面36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7盏,外墙粉刷4200平方米,墙绘15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31件……第一书记们抢抓机遇,以改变村容村貌为抓手,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明确了村子道路修缮、生态环境提升、文化场所建设等改善和提升项目。
除硬件方面,第一书记们还组织开展了多项破旧立新、倡树新风等文化活动。“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带动形成“互爱互助”的良好民风;“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刮起文明新风;“四德榜”挖掘“品行之星”,选树“村民榜样”。他们还把商西村公墓建设成宁津县第一批、刘营伍乡第一个公墓,带动全乡移风易俗,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贡献了教育力量。
“感谢第一书记们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我们村变化真的很大!”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深说。当前,第一书记们帮扶的4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刘营伍乡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脱贫有政策,致富靠产业
“有了好的村容村貌,还要有扎实的农业基础和好的产业项目。政策是脱贫的助推器,但产业才是致富的发动机,有了产业,扶贫才能‘脱得了、稳得住’。”
第一书记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调研分析帮包村及所在县乡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为确保各村农业粮食丰产,大力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新打机井21眼,维修机井19眼,挖土方1万立方米,挖引水沟1200米,解决了老百姓的“旱时浇水难、涝时排水难”问题。
“让先富帮后富,带动刘旺言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针对当地蟋蟀养殖的传统,刘旺言村第一书记郭连军指导“刘记丫头”蟋蟀罐传统制作工艺成功申请省级非遗,带动全村40余人就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龙潭村种植葡萄已有近百年历史,该村第一书记邀请专家指导推动生态大棚有机葡萄种植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葡萄产业的优化升级。另外,规划建设了龙潭村田园旅游综合体,开辟了生态旅游市场。今年五一假期,龙潭村吸引游客近3000人次,带来了9万余元的旅游收入。驻商西村第一书记梁平通过与农学专家合作,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也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两年来,第一书记们上下协调、横向协作,力促产业创新升级。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努力奋斗下,4个村共投入产业资金4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实现固定收益32万余元,4个村的22户44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而今,迎接鲁东大学驻宁津县刘营伍乡团队5位同志的是帮包村整洁明亮的街道、村民家里丰盛的餐桌、村民个人鼓起的腰包和老老少少绽放的笑脸。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了现实,照耀着新时代的刘营伍乡的4个帮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