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点燃思政课堂上的思维火花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日常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除知识的讲授,还要有对学生价值的引领。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明历史中最光彩照人的篇章,记录着中国社会发生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足迹。在日常教学与德育活动中,笔者多次带领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故事,在红色故事中汲取营养和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为例,关于践行平等、反对特权,笔者给学生带来这样一封家书故事——《我们共产党不讲这种“人情”》。
毛岸英的这封家书,与共和国同龄。
毛岸英回复表舅向三立的一封信:“来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安排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其他更基本的原因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都说共产党没有人情,因为亲朋好友跟着共产党没有大官做、没有大财发,但如果子女妻舅们仅仅凭借自己的亲戚身份就能升官发财那才叫作人情的话,那共产党人宁愿不要这种人情。”
信中提到的“舅父”是指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毛泽东同志的妻舅。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后来回湖南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早年曾多次捐出钱物,支持帮助毛泽东和杨开慧开展革命活动。杨开慧牺牲后,也是杨开智夫妇收留毛岸英三兄弟,并不计身家性命将毛岸英三兄弟转送上海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开智又把唯一的女儿杨展送到陕西延安参加革命。直到湖南解放,他才从毛泽东的来信中获悉女儿已于1941年英勇牺牲。
杨开智托人捎信给毛泽东,希望能“二选一”:要么进京,要么于长沙谋得“厅长方面位置”。杨开智是烈士家属、为革命作过贡献,且有一技之长,又适逢新中国成立党和国家需要大批干部之际,给他在北京安排一个岗位,貌似“合情合理”。但毛泽东同志深知,一个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如果开了裙带之门,开了念旧谋利的先例,势必会损害党的威信,会动摇人民的信赖。1949年10月9日,毛泽东亲笔复信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这是在开国大典举行后的第八天,毛泽东处理亲情关系的第一件事,为全党开了一个好局,带了一个好头。
杨开智收到毛泽东同志回信后,又通过表弟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信,希望在长沙获得“厅长方面的位置”。毛岸英接到表舅向三立的信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认为舅舅伸手要“官”,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1949年10月24日,他给表舅向三立回了一封1700多字的长信,明确拒绝了舅舅的不正当要求。他写道,共产党人是讲“人情”的,但共产党的“人情”不能与人民利益相抵触,对亲人的“特殊感情”不能超过私人范围。阐明原则立场后,他也表达了对亲人们的热爱与关心,“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等违背原则的事。
这封书信语言犀利、情感真挚,娓娓道出一个共产党人应如何处理个人、家庭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两种“人情”的辨析,让人深思。杨开智读了外甥的信,思想上深受触动。不久后,杨开智听从政府的分配,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70多年过去了,毛岸英这封家书,字里行间敬畏党性原则、深爱人民大众,恪守共产党人正确的人情观、人民利益观,力道穿过70年时空,仍能镜鉴今人,使人从中汲取到正气和营养。
围绕一封家书的背后故事,学生阅读起来饶有兴致。阅读完毕,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1.你怎样评价毛泽东、毛岸英父子俩的做法?
2.你是否会拒绝对自己有恩情的亲人的要求?
3.分享这则故事中你最有感触的地方。
学生小王分享:“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毛泽东、毛岸英父子以身作则,看起来‘不近人情’,实则‘最讲人情’。”笔者顺势追问:“两种人情分别指什么?”接着,我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价值引领:“不近人情是因为此种人情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是违背平等原则的;最讲人情是因为共产党讲的人情,是对人民大众无限热爱,坚决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
学生小丁说道:“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在三单元学习了《人民当家作主》,从制度和机构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毛岸英信中所说不是空话。”
学生小李、小杨都谈道:“是否拒绝亲人的要求,关键在其要求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不合理,就要坚守原则、果断拒绝。”
学生小蕊从独特角度评论了杨开智的做法:“杨开智作为烈士家属,有一技之长,选择两次写信的原因是思想陈旧落后,没能树立正确的平等观。”笔者补充:“思想决定行动。生活在新旧时代更迭节点的杨开智,能够深受触动继续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及时改造思想,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学生的讨论、分享,教师的引领、补充,师生思维碰撞出火花,平等的思想渗透学生的头脑。践行平等就要树立平等意识,就要反对特权,成为全班的价值共识。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要破除知易行难的困境,需要每个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思政课教学中,阅读红色经典故事,讲好革命经典故事,帮助学生读懂百年大党的胜利密码,感受烈火淬金的精神锋芒,笔者将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