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三助一促”打造乡村振兴沂蒙高地 抑郁症儿童化现象不容小觑 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少年交警”来了!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决策与思考】

献“智” 献“技” 献“策” 献“力”

“三助一促”打造乡村振兴沂蒙高地

□ 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海玲

临沂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市域统筹、主动融入、扎实推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目标定位,以实施“三助一促”专项行动为突破口,着力促进职教高地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双向契合、双向互补、双向赋能,奋力书写沂蒙职教“助力乡村、汇入生活”的新篇章。

今年以来,临沂市教育局聚焦顶层设计,下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先手棋。5月,印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围绕当前影响乡村振兴推进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整合职业院校优势资源,集中力量从人才培养、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乡风文明等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启动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各职业院校整合优势资源,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校一案”制订专项行动计划,主动认领帮扶服务点,组织需求调研,制定帮扶方案和帮扶计划,成立工作专班专门推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17所职业院校定点帮扶19个村镇社区,共开展职业技能类培训7500余人次,掀起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潮。

一是助力乡村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献“智”。鼓励职业院校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合办学,一方面,面向村级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通过“菜单式”点学课程培养乡村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面向农民开展学历提升、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例如,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承担沂水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教育任务,累计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六大专业2000余人,实现了沂水县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全覆盖。临沂电子科技学校常态化开展农业生产自动化方面的专题讲座,指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无人机、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二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献“技”。鼓励职业院校依托专业优势,组建科技服务队,搭建网络推介渠道。为乡村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提供“靶向”技术服务,变网红流量为经济流量,通过设计产品包装、帮建网店、设立电商服务点、以购代捐等方式,助力乡村特色产品走向大市场。在郯城县港上镇特色木质玩具木旋加工基地,在沂南县湖头镇贝贝南瓜种植基地,都活跃着来自临沂市职业院校的师生服务队,为当地企业和农户带来技术上的支持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三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献“策”。支持职业院校依托现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职业院校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的闪光点和优秀文化资源,加大文化创意与乡村资源深度融合,为乡村资源赋予设计、符号等精神文化内涵,提升乡村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助推乡村文化产业。截至目前,临沂市各县区都活跃着由职业院校师生组成的“三下乡”服务队。他们依托本校专业设置组建文艺团体,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免费送戏等活动,丰富乡村生活。多所学校组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模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社团,开设自选进修课程,厚植乡土文化。

四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献“力”。支持职业院校依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传承创新活动。支持职业院校通过献亲情、送文体、代写家书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有近20所职业院校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传承创新活动。其中,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的徐公砚工艺、临沂市工业学校的柳编和临沂市商业学校的面塑等多次在省、市举办的活动中获奖,为当地培养出大批乡土文化传承人。同时,依托“三下乡”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智能技术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认同感,树立起职教新形象。

临沂市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措施有力、成果突出的院校和团队。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临沂乡村振兴学院,对接省、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开展“四雁工程”培训,加强了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头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乡创业的“归雁工程”、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的“鸿雁工程”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雁阵工程”,受到山东电视台、《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的报道。5月底,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成功获批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在沂南县湖头镇,来自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的师生依托校企合作成立“田间地头工作室”,借助学校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常态化电商技能培训,培养乡村电商人才,让农民为自己代言,将湖头镇贝贝南瓜推向大众市场,直播助农销售南瓜20多万千克,打通了职教助农“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临沂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及时发现和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或制度创新,实现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活动长效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