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课改人物 晁兴邦:为语文教学“寻真” 每期话题 动起来,为职业幸福“保鲜”

第5版:课改人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课改人物
05

晁兴邦:为语文教学“寻真”

□ 通讯员 孙晋之

文艺界有一句顺口溜:“唱好一首歌,响遍江南北,骄傲一辈子。”多年来,在基础教育界也有一种现象:上好一节公开课,讲遍全中国,风光一辈子。话虽说得有点儿夸张,但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出色的师表形象、标准的普通话、生动的课堂表现是一名教师上好公开课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些条件,集专家团队的力量用心备好一节课,然后经过一遍遍试讲、一遍遍打磨,当每个环节都水到渠成、无懈可击的时候,出色的表演就是万众瞩目的公开课推广的开始。

但,晁兴邦是个例外。

憨厚的外表、稍显生硬的普通话、并不热烈生动的课堂,让初次接近晁兴邦的人多少有点儿失望。但是,晁兴邦的每节语文课都让他的学生近乎着迷,也让真正了解他的同事们感到这些课都是不可多得的公开课。他的语文课总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很多青年教师从几十公里外赶来,就是为了好好聆听他那实在、实用的公开课。

拒绝公开作秀的公开课,拒绝夸夸其谈的专家讲座,拒绝华而不实的论文发表,把功夫用在每节课堂,让每节课都是优质的公开课;把讲座开在学生中,让更多学生迷恋上语文;把论文写在点点滴滴的语文教学中,让每一点经验和感悟辐射更多的教改探索者。晁兴邦用几十年的底线坚守和孜孜以求,在语文教学“离经叛道”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条弥足珍贵的教改之路。

语文教学成绩垫底,不是偶尔一次,而是接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出现在晁兴邦接手班级教学的每个起始阶段。

但嘲笑晁兴邦的人也会发现一个让他们不解的现象:初中3年,初一这一年,晁兴邦的语文教学似乎费尽了心力,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总是垫底;然而,到了初三这一年,没见晁兴邦费什么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却会一跃而上,中考成绩更是后来居上,稳居全区“排头兵”的位置。

其中的奥妙在哪里?

拒绝跟风盲从的晁兴邦很早就发现了一个让他痛心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给学生定制“标准答案”,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测试试卷,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阅读理解;学生则在教师甚至是课代表的统一解读抄录中背记标准答案。在一般的阶段性检测中,学生们统一规范的答案让阅卷教师啧啧赞叹,成绩斐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晁兴邦一直认为,语文的学习是自主思考、探究生成的过程,注重的是文本的体验、语言的积累和自主自觉的运用。千篇一律的背记标准答案是一种可怕的“捷径”,更是一剂戕害学生的毒药。因此,他的语文课堂更注重学生自主自觉地思考,每个问题的提出、每个答案的生成都有学生积极认真的思考和丰富多彩的结果。在开始阶段,学生可能答得言不尽意甚至言不及义,在一般性的考试中自然难以得高分。但是,3年下来,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却让人刮目相看。

与很多教师总是炫耀自己“又猜准了多少考题”不同,晁兴邦总是喜欢对他即将走上考场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你们在考场上看到的每一道题,老师可能都没讲过,你们也没见过。但是,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些全新的问题是最好的心态,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所以,晁兴邦负责学校教学工作时总是强调教师带课要大循环,一名教师从初一带到初三,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换教师,更不会去重新组合班级。

“出水才见两脚泥!”这是他对语文教师常说的一句话。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头戏。文言文的疏通译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很多学生的中学语文课本,翻到文言文单元,每篇文章的主页上密密麻麻的注记让人眼花缭乱。学习认真的学生还会用不同的色笔批注、勾画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东西;学习马虎的学生却往往注记得一塌糊涂,事后,教师让他再读诵课文,有可能连他自己都找不到原文在哪里。这样的语文学习事倍功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打开晁兴邦所教学生的语文课本,你却看不到密密麻麻的抄记,文言文课文页面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只是在必要的地方有精要的批注。但是,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功底却相当了得。

晁兴邦的学生自有一套学习文言文的秘籍。每学期开始,他们都会统一准备一个精美、挺括的笔记本,准备至少3支颜色不同的笔。晁兴邦会让学生按照他的统一格式认真抄记课文,然后自己参照注释和工具书认认真真地预习。实词怎么注记,虚词怎么归纳,特殊句式怎么标识,词类活用怎么归纳,一词多义怎么勾连,这些都有统一的要求,在规定的地方用规定的色笔。一篇文章下来,学生的书本干干净净,笔记本诠注得整整齐齐,如群蚁排衙。3年下来,学生的文言文译注笔记就是一部倾注了每名学生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和书店里形形色色的文言文书籍资料大全相比,学生们更珍爱自己这份凝聚着智慧和心血的“珍品”。

“每名学生的文言文笔记就是属于自己第一本未出版的书。它凝聚着学生的汗水,汇聚着各方的智慧,闪耀着思辨的光芒。”随便拿起一本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笔记,晁兴邦都会感到非常自豪。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

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叶澜教授的这一“课堂观”,晁兴邦尤其认同,这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晁兴邦的学生都记得,他们的第一节语文课是从了解同学的名字开始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语文教师几乎对每名学生的名字都深谙其义。他们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名字还有这么特殊的含义、特有的文采、精美的典故。徐一航、方静姝、赵星驰……这些学生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向父母求证,从内心里感谢父母“肇赐余以嘉名”。

正是这样第一节语文课,晁兴邦从班级学生的名字入手引导学生开始研究他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将要学习的文人大家的名字。于是,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开始初步探究文人的名与字的关系、名人字号的由来。由浅入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文学习的个中三昧,探步语文学习研究的殿堂入口。

学生喜欢上晁兴邦的语文课。每节课,从一开始的惊喜不断到越来越欲罢不能,都是他们期盼不已的一趟“迷人之旅”。

晁兴邦至今还记得,他带领学生学习千古名篇《出师表》,对于文中提及的刘禅“禅让”,学生没有止步于课文注释中的“shan”的读音的定论,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是这个读音而不是“chan”。他们从古人名和字互训的角度,又从佛学传入中国历史的角度多方考证,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这让晁兴邦看到了他所期待的景象: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正渐入佳境。那一刻,他心花怒放。

如果说,一见如故的语文学习让学生们在俯拾即是中渐入佳境让晁兴邦欣喜不已的话,那么让学生们登堂入室、真正迷恋语文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目的所在。他总是在思考:语文课堂怎样才能激发智慧?学生的思维充分启动了吗?

仅有的隔天一节晨读和每天一节正课,让晁兴邦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感到“吃不饱”。面对学生们渴求的目光和一再的要求,晁兴邦陷入了思考。他深知学生的课业繁重,自己不可能再从纷繁芜杂的书籍中费时低效地用功,必须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让更多的学生“登堂入室”。

2006年,晁兴邦开始了自己的讲座实验。他精选了课题,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苏轼到曹雪芹,从余光中到余秋雨,含英咀华,精心备课,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兴趣专题讲座,每次都是人满为患。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渐染熏陶,对语文的学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早已超出了同学段学生的语文学力。

2009年,晁兴邦所带初三毕业班学生的中考语文综合素养检测在全区遥遥领先;3年来,十几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共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

晁兴邦最反感的4个字,就是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对学生说的“开卷有益”。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一所学校交流学习,发现在校园里最醒目的地方悬挂着这样一幅标语:“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天下书”。

通过与校长深入交谈,晁兴邦发现,这位校长虽然也是名语文教师,但是个基本上没读过几本书的人。晁兴邦让他推荐几本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他在网上搜索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把媒体上反复强调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妇孺皆知的几本书说出来。当问及出版社和译者怎么甄别时,他们则一头雾水。

这让晁兴邦陷入了深思。他深知,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学生少得可怜的课外时间里,一定要学会用“减法”。“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教师先“拿来”,在自己深入尝试阅读的基础上再当好学生读书的推荐人。

晁兴邦最怕学生乱看书。一则怕有害的书把他们引入歧途,二则怕学生因为读了那些硬性规定必读的书感到失望,从而望而生畏。他从不迷信专家权威推荐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他公开撰文批判某某权威机构推荐书目的不接地气、不接新风、不分俗雅。

他经常说,看一名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衡量一名教师是否有功底和水平,仅从看他给学生列的推荐书目就可知一二。

晁兴邦坚持自己不愿读的书就不要求学生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要有甄别地推荐给学生读。随便翻看晁兴邦列给学生的书目,很多教师会颇感新奇: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些书基本上都没出现在专家推荐的“必读书目”中,但学生一拿到手中往往就难以放下。

在晁兴邦所教班级的墙上悬挂着一副对联:“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这可不仅仅是一幅起着装饰作用的书法作品,而是他对自己多年来教学思想的提醒,更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开阔学生的胸襟、视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仅靠课堂学习和学校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探究家乡的风土人情,置身教材描绘的“此中真意”,是晁兴邦一直践行的“大语文”教学课题。

于是,每到周末,晁兴邦总会分批分时地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名胜,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他和学生的亲近中变得立体可感、可亲可爱。每到节假日,晁兴邦总是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寻找教材中的真迹”:乌衣巷口的感慨,滕王阁中的感悟,岳阳楼上的感叹,沂河边的感想……让学生们倾注在纸上,镌刻在心底。翻看晁兴邦所教学生的习作,你欣赏的是妙手偶得、字字珠玑,领略的是山川秀美、风土醇厚,感受的是此中真意、欲辩忘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语文教改的征途中,晁兴邦高擎“真”字大纛,不汲汲于速成,不盲从于潮流,身居三尺讲台,心向星辰大海,用心、用情、用力引领着学生迈向幸福的未来。

人物名片

晁兴邦,现任教于枣庄市峄城区青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枣庄市教学能手,枣庄市骨干教师,枣庄市新课改学科带头人,枣庄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枣庄市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多次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版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编写,工作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教研。他总结的“吟、译、说、背、延——文言诗文五步研读”教学法在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践行“大语文”教学思想,强调语文教学要致力于“无用之用”“不教而教”。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