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大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校园掀起“追星热” 青岛西海岸新区 智慧教育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生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 以史为鉴 汲取奋进力量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淄博张店“1+X”课后服务助推“双减”落地落实

学生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

□ 张桂玲

“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时间安排很科学。孩子既能在校完成作业,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特长课程,收获太大了!” 近日,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三年级(5)班学生家长范艳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时间比以前早了,亲子关系也变得和谐了。”

据了解,从今年3月1日起,以“全覆盖、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为特征的课后延时服务在该区所有小学和幼儿园全面铺开,逐渐形成了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1+X”模式,即分时段开展作业辅导与个性化拓展课程相结合。学生以往因放学时间早导致接送难、监管难而出现的“空档期”,而今变成了指向综合素养提升的“生长期”。

深入研究,解围“作业之困”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首先要为学生和家长解决最头疼的问题——作业。”在张店区教体局的这一指导思想下,“1+X”课后服务模式逐渐拓展到每所小学:所谓“1”,即在第一时段,在“不讲新课,不增负担”的前提下,对学科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辅导答疑,保障其“学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创造条件、积极拓展求知空间,满足其“学好”的需求。

然而,张店区教体系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围绕作业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作业?”新学期伊始,一场大讨论很快在全区各校拉开帷幕。继而,在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下,该区邀请国内教育专家对作业设计项目开启了专题培训,引领各校从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评价与反馈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确立了张店区莲池学校等4所“作业改革示范校”。

本学期开学以来,对齐盛学校五年级(1)班学生小鹏来说,最让他感到“新鲜感爆棚”的事儿,就是数学作业有了“新面孔”。例如,其中有一天的作业是: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错题本或整理本,然后据此自编或与同学一起合编作业并自主完成。

像这样的“新鲜事儿”,只是张店区教体系统全面实施“双减”之下为作业“变脸”的一个镜头。

9月13日上午,张店区实验小学召开了“五项管理”和“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研讨会暨“单元作业设计工作坊”, 积极探索基于“全面育人、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的作业设计路径。比如,学校将作业内容分为3类:基于学科的基础型作业、基于社团的实践型作业、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作业。同时,丰富了作业形式。如,开设“整合拓展类”作业、“自助餐式”作业、“超市自选式”作业,解决了以往作业布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科知识轻实践探究、重统一轻分层等突出问题。

落实“双减”,必须以高质量的课堂和科学适量的作业为支撑,理想的作业就是让其成为学生的探究之旅。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刘芬认为:“让学生因作业有趣有益而喜欢,才会让服务变得更加有品质、有温度。”

组建社团,浇灌“五育”之花

据统计,目前张店区有校本课程100余种、各类学生社团2000余个、300余项社团课程,有游泳、击剑、滑冰、航空等30余项区域共享课程。如何将其融入课后延时服务“1+X”模式下的“第二时段”?张店区教体局最终确立了“多方参与、因校制宜、指向素养、突出特色”的“五育”工作思路。

以凯瑞小学为例,学校立足师资优势,在区“1+X”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实施了“1+5+X”多维课后服务课程方案。其中,“5”是指第二时段5个年级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特色项目课程——阅读、运动、劳动、红色教育、Steam实践,样样异彩纷呈。如科学课上有《空气》一课,教师便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做“空气炮”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公园新村小学则采取了与淄博市妇联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壹乐园儿童成长服务站”。服务站借助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支持,由齐心公益中心负责配备专职青少年社工,积极吸引社区志愿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企业负责人等,立足学校实际开发了“科学动动手”“文脉传续”“女童保护”“城市融入与社会实践”4个模块的“五育”服务课程,同时解决了教师负担重的问题。

目前,张店区正在积极探索小学、幼儿园与少年宫、科技馆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免费为学生提供五音戏等专题培训,力求形成公办幼儿园、小学、社区及公益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课后延时服务项目,为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添柴加薪。

对接需求,致力“精准服务”

根据课后服务“立足实际、一校一案”的原则,张店区很多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分时段进行,是各学校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需求确定的。例如,潘南小学将课后延时服务分为两个课时,家长可以灵活选择时间段接孩子。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分类、分层的个性化服务,重庆路小学则将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是发挥学校艺体师资优势,同时吸纳社会机构专业教师作为力量补充,设置特色发展课程,分为体育、艺术、科技、信息、思维训练共计五大类30余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并在每学期末举办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成果汇报演出,邀请家长走进学校感受孩子的成长变化。

二是设置年级分段课程,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分年级段设立服务课程。低年级侧重趣味性课程,中高年级则在低年级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自主作业及教师答疑时间。

“当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精准服务,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工作量。”重庆路小学校长刘慧告诉记者,目前,学校通过在考勤上实施弹性管理、在教学上减少无效备课等举措,尽可能为教师“减负”。

“学校作为让学生学会、学好的主阵地,只有将优质服务和教学质量都‘加上去’,才能将家长的焦虑真正‘减下来’,让学生以往的课后‘空档期’真正变成‘生长期’。”张店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训勇表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