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三艺”构建劳动教育大课堂 讲理也应讲“礼” 在“配好”“用好”上下功夫 发现“书信教育”的力量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发现“书信教育”的力量

□ 许德刚 聊城市东昌府区韩集镇联校校长

一封封书信,让学生们感到别样的亲切和温暖,感受到一种爱的力量和亲情的温馨,当然也会激起他们的自省和自觉。书信的教育力量,有时甚至能收到家长千叮咛万嘱咐都收不到的教育效果。一封温馨的书信,有时能让失去信心的学生“重新起航”;一封激励上进的书信,能让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发现“书信教育”的力量,就为学生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尝试着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最是书香能致远》,激励学生读书。我还在这封信中附上了一首小诗《孩子啊,你从今天开始》。“今天”就是指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的愿望是借世界读书日的东风,让学生从这封信和这首诗中得到激励和启发,走上读书之路,与书交朋友。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和这首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知道是书信本身具备的感人化人力量,还是学生被我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读书的行为感动,很多学生真的慢慢地爱上了读书。

书信在增进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解决教育矛盾和问题、提升教育效果上的作用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从此,我和教师们喜欢上了这种“书信教育”的方式,把要说的话、要解决的问题、要交流的情感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收到了其他教育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当时,我针对部分小学生上网成瘾的现象写了一封信。信中用诗歌的形式写道:“那些可恶的网吧,夺去了我多少同伴上进的心灵。就像一个个骗人的魔鬼,骗走了那么多少年的灵魂。可怜天下的父母亲啊!为了孩子,怎能不伤透那颗期盼的心?学业被荒废,身体被拖垮,精神萎靡不振。网吧太可恨!一夜不能归,上课打瞌睡,学的知识没学会,成绩大倒退。我亲爱的同伴们啊,快快醒来吧!为了父母的辛劳,为了老师的苦心,也为了你自己宝贵的青春。”

实践证明,有时候,一封书信虽寥寥数语却能浸润学生的心灵,收到当面说教无法替代的教育效果。可能因为很短的一封信,学生会记住教师一辈子,感激一辈子。

“书信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有进行感恩教育的,有进行行为教育的,有向学生推荐好书的,有交流想法、化解矛盾的,有交流学习内容、激励学生学习的,也有同家长交流沟通的。同时,我还发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写好书推荐信。通过互相写好书推荐信,学生可以把自己读好书的感想用书信的形式尽情表达出来,发给其他同学。一方面,写信的学生通过书信的写作过程,对自己读过的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概括,还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写作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传递读书的收获,激发更多的同学热爱读书、多读好书。

“以前的我,毛病多多,在家做作业潦草,在学校上课心不在焉,思想经常开小差。‘上课小绵羊,下课小老虎;家里父母愁,学校教师忧。’自从读了《最是书香能致远》这封信后,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试着拿起书来读,不知不觉,竟过了两个小时。这时,我才惊讶地发现,我竟投入书中那迷人的世界了!原来一看到书就心烦意乱的我,现在竟然感觉读书有了瘾。从那以后,我每天一有空就拿起书来读。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书让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多么美丽,海底世界是多么奇妙。书让我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充实,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润。”这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因为读了我的信而爱上读书后写给我的信。像这样的信还有很多。我从学生的回信中感受到了一名校长的书信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和所发挥的作用。

后来,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们写了激励读书的《读书真好》《书的自述》《分享读书的快乐》《让我们读书前行》《妈妈,我爱读书了》《精神面包》等诗歌体裁的书信。这些书信对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一方面用书信引领学生读书,一方面用书信激励学生学习,交流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没想到《好孩子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封信竟然在学生中间引发了那么大的反响,先后有几十名学生给我写了回信。其中,一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许校长,您好!《好孩子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封信对我启发很大。以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后,我总想往后拖。中午的作业拖到晚上,晚上又不愿做,就拖到第二天早晨,把早晨的时间挤得满满的。因为匆忙,早饭都来不及吃,作业也写不好。读了您的这封信后,我改正了错误的做法,每天都坚持第一时间完成作业,能在上午写完的作业绝不拖到下午,能在下午写完的作业绝不拖到晚上。我十分感谢您对我的教诲,您的信使我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我的成绩上升了,我的家长也感到很惊喜。许校长,谢谢您!”

这名学生的回信让我感动不已。后来,我又写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新课堂赞》《提高学习成绩并不难》《做学习的小主人》《勤奋》《希望》《一路高歌、勇往直前》《老师不会忘记》《明天,我要毕业》《收获2010、给力2011》《去年的今天》和《不知是什么时候》等书信和诗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这种做法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实施“书信教育”的信心。

如果说“书信教育”形式与其他教育形式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这种教育形式更具人情味,更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人化人、沁人心脾”,所以这种教育形式具有更大的教育效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