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贴上“年老”标签的人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主题推广曲《如愿》MV,娓娓道来4个不同年代的家庭故事。歌词映照了上海的崛起、卫星的发射、强军的梦想……片尾那双紧紧相握的手,代表着世代中国人的奋斗与传承。我今年90岁,看到那些黑白视频,联想到自己身上流着父辈的血。这些年来,我在工作岗位上弘扬父辈的优良品质和精神。然而,我身边有些朋友开始变老,认为过去的辉煌是自己创造的,倚老卖老。这让人不敢苟同。
那天,我去超市买水果,人很多,大家都自觉排队。还没轮到我,却突然从我身后伸出一只手,抓着一袋水果。我回头一看,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太太用很大的嗓门,理直气壮地对收银员说:“她有好几样东西要刷,我只有一样,我先来吧。老人为新中国的成立奋斗了那么多年,就该让让我们!”收银员显然被老太太的气势吓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来对老太太说:“好,您先来!”老太太结完账后离开,连句“谢谢”都没说。
我联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大家排队做核酸检测时,一些插队争先的是老人。在一些交通工具上,大呼小叫抢占座位的,也能看到老人的身影。顿时,我想到儿孙们和我说的一句网络调侃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身边的亲朋好友说我想多了。如今60—70岁的人,正是从物资匮乏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换句话说,他们不能代表老人群体,也不代表我这样90岁的老人。当然了,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我已快到古人说的“期颐”百岁高寿,衰老、疾病和种种不适每天都在出现。我认真思考:年龄会不会改变人?年龄为何会改变人?年龄怎么改变人?我经历过60岁那代人的饥饿年代。这些人到中年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才拂面。但彼时他们的三观已被时代打上烙印。毋庸置疑,物资匮乏造成的阴影在他们的生命中根深蒂固。
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提到“四字经”:“人生苦短。”不必深究老年朋友的错,这不是他们想要“神操作”,而是自己缺乏安全感。每个人都会变老,人活着顺应内心就好,有自己爱的人在身边,有坛坛罐罐、花花草草,足矣。到老了,要优雅从容、立体丰富、温暖淡定,摒弃那些倚老卖老的观念。万卷书早已化在心里,万里路早已在过去走过,千万不要给自己贴上“年老”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