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创新思政教育
——山东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活动纪实
基地挂牌仪式
为用好红色资源,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将大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山东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设计,与侦查系进行横向联合,把思政课堂搬到沂蒙精神的诞生地莒南,开展沉浸式教学,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的新路径。
“寻根”与“出征”
山东是红色资源大省,据不完全统计,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党史教育基地20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0余处、馆藏革命文物5.7万余件。
教师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哪里上这堂课。山东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单卫华说:“一直想带警院学子出去看看,遍寻省内红色资源,莒南让我们眼前一亮。”莒南被誉为“山东小延安”,1941年,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公安处正式设立,标志着山东省公安厅成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公安机关诞生;1945年,山东省政府在此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山东省公安厅在这里,那么山东公安的根就在这里。目的地一经申报就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批准。5月下旬,山东警察学院与莒南县公安局签署合作备忘录,第一个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在莒南挂牌成立。10月10日,历史上1934年长征出征的同一天,警院师生100余人列队乘车赴莒南上课。
“老马”与“新秀”
“思政课不好上!”这是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共识。把课堂搬到红色资源一线,没有了教室、投影和话筒,对现场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王群说,学生们参观了场馆,对特定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怎样把零碎的知识穿成串,深入理解好军民鱼水之情最为关键。她精心准备了题为“学习沂蒙精神,探寻人民军队成功密码”的微课,在115师司令部旧址纪念碑前大气开讲。20级经济侦查系学生陈相文说:“通过老师讲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无畏,被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着,心中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对‘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另一边,酷爱读史的励新学会骨干陈昊成化身“小老师”也自信开讲。在山东省公安厅旧址院内,他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了山东公安发展的精彩历史故事。从1938年成立的八路军山东纵队锄奸部到1941年山东省战工会成立的山东省公安处,再到1943年的山东省行政委员会公安处,山东公安发展的筚路蓝缕与艰苦卓绝历史,激发了大家对公安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每名学生成为一名合格预备警官的决心和信心。
老教师的点睛授课和“00后”学生的侃侃而谈让大家感到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圈粉”与“力行”
课程最后,全体师生在抗日根据地历史展馆内集合。在单卫华的主持下,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
20级经济侦查系学生修坚理说:“尽管现在这里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条件也远远优于过去,但没有先辈的流血流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0级侦查系学生国亚楠表示:“70余年岁月倏忽而过,公安工作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如今,回顾百年党史,我倍感重任在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
19级刑事科学技术系学生陈硕动情地说:“我们走过一个个展厅,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了解公安发展史。作为一名警校生,通过这次生动的实践课堂,我仿佛真正触摸到了公安的根和魂,对公安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对沂蒙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要不忘前辈们筚路蓝缕、浴血奋战的艰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侦查系教师表示,这次红色基地的思政实践教学是一场受益颇深的研学之旅。这给他们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所授课程提供了新的参考,打开了新的思路。
最后,全程参与活动的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仲成作总结发言。徐仲成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侦查系联合开展的“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思政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山东警察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是思政教育校局合作的新亮点。作为公安院校的学子,要积极关心山东公安发展,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对山东公安史的学习和研究,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现场教学
活动最后,在鲜艳的党旗面前,侦查系党总支书记梁栋带领师生党员宣誓,铿锵的誓言在整个展厅回荡。
一场思政教育的新探索在蒙蒙细雨中落下帷幕。这堂红色的沉浸式实践教学,凭实力“圈粉”大学生,激发了警院学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力量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