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一招破解传统送教送研瓶颈 学生“双减”,教师需要“五增” 课后服务育特长 学校动态 智慧课程:给予学生们最好的礼物 昌乐二中:全科阅读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第7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7

昌乐二中:全科阅读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 张申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自由呼吸着书香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如校长赵丰平所言,培养具有“书卷气”的学生,打造具有“书香气”的校园,是昌乐二中一直追求的教育境界。

昌乐二中自2013年开始探索全科阅读,至今已8年。实践证明,全科阅读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学科思维的能力提升和整体的学习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转变观念,真正实现阅读价值

基于当前有人认为阅读仅仅是语文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的误区,昌乐二中对症下药,把阅读课作为第一课程,由单一语文学科的阅读走向全学科的阅读。

各学科教师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站在学生生命成长和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角度,从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必备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出发,确定本学科阅读拓展的资源,并采用各具特色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系统、有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各学科阅读中进行拓展学习、深度学习,促进其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培养其阅读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

交流会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全科阅读是教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去年8月,昌乐二中召开新学期全体教师读书交流会,蔡晓燕、孙静雅、杜海洋、李景华等教师在会上作了读书交流发言。他们深入联系教育教学与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将书中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其他教师对教育、学习和人生本质的思考。

对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习以为常。学校还通过全科阅读专项培训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政策解读及思想引领。学校创设半日集体教研时间,组织教师研究国家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学科史等,让教师从育人和对学科本质充分认知的角度去实施全科阅读,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在集中教研会商前,各年级、各学科的每名教师都要检索与本节课相关的阅读资源并上传至数据平台。在教研会商时,教师不仅要研讨教学内容,而且要讨论、筛选、修改阅读资源,形成学科阅读资源。课堂上,教师会适时进行学科阅读的拓展、延伸,同时将整合后的阅读资源推送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学生可以及时提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

各学科、各年级教师基于本学科的特点及所学内容,每半个月至少出版1期阅读报刊。以语文学科为例,创办阅读期刊《花开有声》,半月1期,内容涵盖大国新闻、热点时评、名作细读、习作园地等版块,重在开阔视野、厚植素养、培养思辨能力;物理学科则创办《墨子半月刊》,半月1期,每个年级的教师轮流担任主编,学生参与编选,学科主任负责审核把关,内容涵盖科技发展动态、物理学家传记、物理学发展史等,引领学生感知科学、感知时代、形成科学思维。

精心组织,实现全科阅读育人

4月16日,昌乐二中举办了以“扬帆红色书海,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第十届读书节。

活动期间,校园里随处可见醉心阅读和积极活动的场景:或在跳蚤市场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并与小伙伴们交换;或在小树林里手捧书本,沉浸于其中;或在演讲比赛中慷慨激昂;或在红色电影中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或在“诗词大会”上展现才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体学生激情参与,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学校为学生搭建广阔平台,举办读书交流会、朗诵会、故事会、情景剧表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表达阅读体验,丰富阅读活动,沉淀阅读成果。

此前,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学校为开展全学科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学科教师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及学生学段特点选择学段共读书目。以物理学科为例,高一年级选择《科学史十论》《时空之舞:中学生能懂的相对论》,高二年级选择《时间简史》《科学革命的结构》,高三年级选择《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从混沌到有序》等,每学期至少阅读1整本书,以有效弥补教科书篇章化、碎片化的不足,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探索。同时,开设阅读指导课程。

学校打破年级界限、学科领域,融合国家课程和本土课程,构建起系统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在主题阅读课程的设置中,学校充分发挥师生合力,由课程开设者确定主题、制定标准、编写课程,由学校评审团队对课程进行评审,遴选出优质课程并组织实施。

在各类阅读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只是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协助者,而非组织者,所有活动都由学生自主承办。这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进而将阅读的收获迁移到思想和实践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