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学生“生命教育”
教育部日前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明确指出,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教育教学议程,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分别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有序铺开。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存在着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生命教育在教育内容、时间安排、教育方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教育体系,广大青少年对生命的由来、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对生命的意义还没有充分的理解,以致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悲剧偶有发生。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1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人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因此,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教材,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
时下,很多学校开展过诸如“感悟生命、感恩生命、面对挫折”之类的体验活动,还有很多地方已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生命教育课,以引导学生认知生命、了解生命,从而爱惜生命、欣赏生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但这样的生命教育课缺乏系统性。只有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才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生命有一种全新、正确的认识。这对于促进广大青少年树立和形成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进而以健康、理性、乐观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中,让每个生命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指出,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学校教育应当尊重生命的完整性,既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又关怀学生的精神生命;既重视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又重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既遵循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又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此,发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将生命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开展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等主题教育,是应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