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为大力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济南市电化教育馆从立项济南市“十三五”重大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保教工作实践的策略研究”开始,引导6所幼儿园组成课题研究组。各幼儿园围绕总课题研究目标,基于自身实际确定子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信息技术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提高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课题组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创造性地通过文本、图像等形式表现活动内容,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山东省实验幼儿园南校区教师万昌荣设计了教学活动“大米从哪里来”,利用点击问题的形式激发幼儿描述水稻变成大米这一过程的兴趣,并利用视频将一些生活经验直观地展示给幼儿,引发幼儿爱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情感共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提升教师开发和应用教学软件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作支撑。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富有创新意识,对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先后开发了二维码生成等12种软件,并将它们应用于家园互动、微课。再次,提高师幼互动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白板、iPad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及时改正错误。这样做既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又促进了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信息技术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捕捉信息、读懂幼儿。教师要想读懂幼儿,必须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由于幼儿活动的瞬间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拍照、拍摄视频等方式捕捉幼儿的动态,再进行观察、分析、解读、反思,逐步读懂幼儿。例如,在户外自主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等设备把幼儿的活动场景记录下来。这样做既能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和反思,又能改进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
信息技术帮助幼儿教师提升班级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班级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宽了教师的教育空间和管理渠道。首先,形成班级管理档案。课题组的教师利用数字化产品的搜集和拍摄信息功能,为每名幼儿量身定制电子档案,多方位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使班级管理工作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次,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晨间接待、饭前、午睡起床等过渡环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手指游戏或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再次,拓宽家园共育渠道。一是幼儿园通过QQ群、微信平台进行常规宣传、发放通知;二是通过互动软件进行幼儿出勤登记;三是引进超星电子阅览器,教师、家长凭手机微信在电子阅览器上扫描二维码下载所需书籍,并且定期借阅图书;四是家长在家中遇到教育方面的问题时,通过互联网随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请教师释疑解惑。
(作者单位:济南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