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蒙阴:做好课后服务 纾解民生痛点 落实“双减”也需要“加法”思维 东营市河口区 课后延时服务“扩容提质” 图片新闻 济南市莱芜区 周转宿舍让乡村教师“住得好” 日照教育云平台正式启用 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畅通诉求渠道 德州市开展优质寒假作业展示活动 滕州:“温暖工程”让7万农村学生暖心过冬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教育时评】

落实“双减”也需要“加法”思维

□ 孟艳平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具体到基层学校而言,则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用“加法”思维实现“减法”的效果。

做“加法”就是要“课堂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效抓手。同吃饭一样,学生在课堂上“吃饱了”“吃好了”,也就不需要再通过大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补充营养”。围绕打造高效课堂,要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基础,鼓励和引导一线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创新,注重突出学生的分学段管理和教学内容的分学科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让每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对乡村学校而言,要统筹考虑硬件建设和师资配备相对薄弱的客观问题,通过学校结对、教师交流、“远程共上一堂课”等多种形式,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好的课堂。

做“加法”就是要“课后增色”。目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应该厘清“怎么干”“干什么”,避免只写作业的单一形式,努力增加课后服务的特色。比如,可以充分挖掘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融入课后服务过程中。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传递。对乡村中小学而言,课后服务要利用好自身优势,突出劳动教育、田园课程等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加法”就是要“课外增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可塑性强,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欠缺的情况下,信息获得渠道的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造成困扰。教师要悉心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乡村中小学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乡村中小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为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善于表达自己。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长的人,教师应把教育教学拓展到课外,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