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曲阜市: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灵 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让沂蒙精神教育“活”起来 入户家访助力“双减”落地  昌邑市实验中学 打体育牌走特色路 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小学 “四有”好食堂情暖校园 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中心小学 举行寒假“阅读好时光”读书交流会 “冰墩墩”迎开学 评价校长治校育人水平应关注十个维度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双减”在行动】

入户家访助力“双减”落地

□ 徐子涵

教育有情怀,家访有温度。密切的家校配合,深层互动,能大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双减”教育政策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从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小学多年的家访实践看,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课堂”,是推进家校共育的关键所在。只有把握好家访的要义和精髓,才能事半功倍、沟通无障碍。

家访要共情。日常家访中,教师往往是自说自话,难以与家长同频共振。原因在于,教师没能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双方没有达成共情。高效的家访必须是教师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把家长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孩子在校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家访要真诚。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在“育人”这一主题上,教师和家长的心愿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茁壮成长。教师要把家长当成朋友,把孩子的在校表现如实告诉家长,不要“报喜不报忧”。我所在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家长是大家公认不好相处的人,但每次家访,我都带着满满的诚意前往,跟她敞开心扉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慢慢地,我们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对孩子的教育也达成了共识。

家访要言之有物。教师在跟家长交流时一定要讲孩子在校的具体表现。比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每隔10分钟就会四处张望一番;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跟同学交流,课间总是一个人独处,等等。教师要把这些事情一件一件讲给家长听。我在家访时,就特别注重与家长聊孩子在校的“丁点儿小事”,家长听得津津有味,家访的效果也非常好。

家访要晓之以理。我在家访中发现,虽然家长对自家孩子的特长和优点感到自豪,但更关心的还是孩子的问题和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作为成年人做事情都难以尽善尽美,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呢?每个孩子都有缺点,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想办法解决。在谈论孩子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孩子弥补不足,而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孩子。

家访要教之有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家长,但现实中大部分家长不懂家庭教育知识,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因此很难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家访的核心在于家校共育,重点在于“送教上门”。通过家访,教师要告知家长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告诉家长正确的育儿方法,让家长懂教育、知规律,家校协同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共同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