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我的生命之灯 毛泽东的诗 荷花 大灰鹅 这一刻,我心如刀绞 尽美家风二三事 校园味儿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我的生命之灯

□ 李志欣

祖母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晚上,我在校园里几盏明亮的路灯下散步。这明灯让我记起了那盏昏暗的灯,记起了在那盏灯下日日夜夜劳碌的祖母。

小小的花布书包点燃了我向上而学的信心

那是祖母坐在那盏昏暗的灯下,正一针一线地给我缝制上学用的书包。20世纪70年代末,家里仍然很贫穷,买不起商店里的书包,祖母用很长的时间——我已记不清到底是几个年头,才积攒了好多各色的花布。也记不清多少个夜晚,祖母低着头,紧紧地凑在不是很亮的煤油灯旁,摆弄一块块花布,一次次地穿针引线。到了8月20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祖母把装着两本课本——一本语文、一本算术和两本作业本的漂亮且精致的书包挎在了我稚嫩的肩上。

虽然书包是用一些布头拼凑的,但就像吸引了那深夜的灯光,我骄傲地挎着上学去了,没有任何自卑的感觉,因为我的书包在同学们中是最漂亮的。从此,我勤奋学习,总是考班里第一名。

每晚,祖母仍然坐在那盏昏暗的灯下,挥舞着手臂,忙碌地为一家人缝补衣物。我则在祖母旁边学习读书。祖母不忘放下手中的活计,时不时地给我碗里添些凉开水,让我不要学得太晚,早睡觉。祖母总是会抬头看看我,眼里放着光。

现在想起来,祖母因家里贫穷而被逼出的智慧,奠定了我不比别人差的自信。

一个个民间故事奠定了我向善而行的品格

那是祖母坐在那盏昏暗的灯下,给我讲鬼魔妖狐的故事,讲孝敬父母的故事,讲辛勤劳动的故事……

至今,我仍然记得祖母讲的民间故事《皮猴子娘》里面的两句话:“皮猴子娘你好狠心,吃了俺娘吃了俺兄,还待吃俺姊妹俩!皮猴子娘你好狠心,拔一拔,蹲一蹲!皮猴子娘你好狠心,拔一拔,蹲一蹲!”

当黑夜独自在家时,这个故事让我和妹妹不敢给外人开门了。这就是那时古老、朴素的家庭安全教育,却让我受用终生。

现在想起来,我很难相信,祖母早晨早起烧水、做饭、下地劳作;晚上回家,还要烧水、做饭、刷锅、刷碗、喂鸡、喂猪。这是何等的劳动强度啊!但是,每个晚上,祖母都会如期坐在那个土炕上的老地方,不停地挥舞手臂,缝补着一家人的衣物。那时不懂事的我,根本不知道祖母会劳累,祖母也有不高兴、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每天晚上仍缠着祖母给我讲故事。我满足地出神地听着,祖母耐心地认真地讲着,直到我睡着了。当我半夜醒来时,还感觉那盏灯一直亮着。

那盏昏暗的灯啊,永远激励着我前行。祖母不懂得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不知不觉地用讲故事的方法,运用了陪伴的技巧,滋养了我一生向善而行的品格。

箱子里那摞寿衣教会了我向死而生的哲学

那是祖母坐在那盏昏暗的灯下,向我述说着人都是会死的现实。祖母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她走下炕头,打开一个木箱子。我被里面的一摞闪着花纹的衣服吓了一跳,那是祖母为自己缝制的寿衣。

我记得,那时,祖母才60多岁,却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死去时穿的衣服。当时,我只是感到很恐惧,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现在,我明白了,祖母是懂得人生的奥秘的。向死而生是很高深的生命哲学,祖母没有文化,却参悟得如此透彻。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祖母是一个乐观宽容的人。小时候,我体弱多病,不爱吃东西。我也记不清祖母是怎么弄来的白面馍馍,那可是当时岁月很珍贵的食品,一年到头很难吃到。祖母偷偷地塞给我,说:“快吃吧,你都好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祖母看着我吃完,转身走出屋,或烧水做饭,或纳鞋底织布,或打麦晒豆。

可不懂事的我,还常常因为祖母不给我做好吃的而生气,拿好几天不去祖母身边来威胁她。祖母却不曾生气,一趟趟用自己的小脚,一步步量进我家,哄着我说:“我做了好吃的,你过去吃吧!”我又不知好歹地去大吃一顿。但后来想想,这顿好吃的可能是祖母想尽千方百计节省下来的,甚至是去邻居家借钱买来的。

祖母是一个敬畏生命的人。还记得,祖母着急地领我去一个老婆婆家,一路上不让我说话,告诉我要不这样就不灵了。因为我生病久久不见好,一个字都不识的祖母又没有钱,只好去求那些所谓的“神婆”了。不记得这种方式对我是否起作用,反正凭现在的记忆,好像看后就好了很多。我的祖母啊!你可为我能好好地活着费心了。

后来,也许是因为常年晚上在昏暗的灯下缝补,用眼过度,祖母的眼睛渐渐看不见东西了。但是祖母仍然每天用粗糙的双手摸索着为外出劳作的我们烧水、做饭,其间还要扒玉米皮、看门、喂鸡。为了多替家人承担一些事情,更为了一家人生活得更好,祖母一刻都不曾休息啊!

天堂的祖母啊!现在,我做教师了,教过很多学生,他们也都成才了。我多么想亲自告诉祖母这件事啊!

那盏昏暗的灯啊,我要把它点亮,让它化为自己为人做事的精神,永远指引着我,还有我的子孙们,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的人生。

(作者简介:北京市育英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