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把实践教育做出“生命的味道”
2020年10月的一天,海阳市新元中学近200名师生来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参加课程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共有科学探究、木工操作、电子光纤动画、机器人操作等9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学生们一起动手设计图纸,一起搭建木工作品,相互交流操作心得,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里,我认识了焊接工具,并且制作了一个闪光电路,太有意思了!” 新元中学学生成怡霖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这里,与成怡霖一样开心的还有全市的1000余名八年级学生。
这是海阳市创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会更贴近学生,带领学生茁壮成长?海阳的答案很亮眼。而这个答案的背后,有一个名字——张敏。张敏作为海阳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教研员,山东省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一路走来,把实践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目的只有一个: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添上一抹亮色。
少年的她,把站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成年的她,把做最好的教师、照亮学生出彩人生当作自己的教育方向和不懈追求。
历经27载耕耘,从一线教师到学科领导,从骨干教师到教研员,一路走来,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她用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实践教育做出了“生命的味道”。
“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必须是最努力的。”这就是张敏,实践教育改革路上的奋勇前行者。
宁可在尝试中失败
也不在保守中成功
1995年,年仅19岁的张敏从师范学校毕业,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凭借年轻人的激情与朝气,她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喜欢学习、思考和研究的她,经历了一次次思想与行为的蜕变,在实践的打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营造民主、亲切自然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安全、润泽的“生命场”。
“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2008年,张敏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学校中层领导,开启了综合实践教育的探究之旅。原来一直任教语文学科的她,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深感责任重大,又深知自己不能退缩,更不能踯躅,能做的就是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为打破综合实践活动被弱化、窄化、淡化的现状,她带领新元小学在区域内启动特色课程开发试点工作。学校集中周五下午两课时,成立校级、级部40多个社团,涉及自然与社会、劳动与技术、科技与创新、艺术与体育等多个领域。每学期伊始,她都会组织开设“选课超市”,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她首次提出“年级螺旋上升”的理念,每类课程按照年级设置不同难度的内容,从纸贴画、树叶贴画、毛线贴画、种子贴画到布贴画,螺旋式上升的课程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确保了课程的延续性、系统性。
特色课程成为学生每周最向往的时间,更成为学生展现特长、绽放风采的舞台。
“我最喜欢学校的特色课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动手制作的快乐。”“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实验时,我既激动又紧张。实验成功时,我们会欢呼;实验失败了,我们也不气馁,会打起精神再尝试一遍。”学生们纷纷说道。
在张敏的引领下,特色课程的开展逐渐深入,学校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可喜成绩,校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上级部门、兄弟学校纷纷组织参观团考察学习,给予高度评价;电视台也先后多次对课程开发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对我来说,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带着领导的鼓励一路前行!”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提升,她以执着的精神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2015年,凭借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取得的成绩,张敏被委任为教研员。她在全市提出“三全”课程理念,即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域实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矫正教师对实践课程的片面认识,并依托“多彩实践”日提出构建课程群、形成课程体系、提炼课程品牌的理念。
亚沙城小学“学农•学医”特色实践课程群、凤城小学“五色凤”课程群、行村小学的行知课程、发城镇一小的“四美润心”全景化实践课程、新元小学的“七彩阳光”课程,呈现出特色纷呈、百花齐放的区域实践教育新生态,推动了全市实践教育品质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百花齐放,各显特色。”张敏说,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千篇一律,那样会束缚学生们的思维。“多彩实践”就是课程的多彩、学生的多彩、教师的多彩、学校的多彩。
“项目式”教学
让实践活动在融合中萌发勃勃生机
如果说“多彩实践”是海阳市综合实践活动的初级模式,那么,“项目式”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标志着张敏引领下的实践活动跨入新时代。
在这个阶段,她开始进行“项目式”教学研究,并提出“项目式整合实施”的教学新主张。她尝试整合考察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社会服务4种活动方式;尝试在区域内构建大主题教研,全面推进“三阶段六课型”课程实施理念,每个阶段以不同的活动方式为主。
“主题研究——探究奇妙的海洋、美味追寻——烹制海鲜美食、设计制作——学做海洋工艺品、体验升华——争做海洋小卫士”,是她指导学校开发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活动方式整合下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在不断实践与完善中成为各学校的传统实践项目。
针对农村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学生组成活动小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的方式,了解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召开听证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交镇政府;学生组成服务团队,清理学校周边村庄的垃圾池;向村民发放《垃圾正确处理倡议书》;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项目式”整合实施的理念让每个活动都成为大课程,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是学习者,而且是参与者、执行者、监督者,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项目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养成习惯、培育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悟实践的魅力。”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3+X”
打造“时时处处皆劳动”的全域育人新样态
2019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实施,成为她思索的首要问题。作为山东省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张敏深知劳动教育的需求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基于学校劳动教育无规划、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构建全域育人课程体系。
她从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形成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探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等方面,着力构建和推广“1+3+X”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打造劳动教育全域育人新样态,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赋能。
“1”指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修课程;“3”指新时代劳动教育协同课程,即学科融合课程、劳动周课程、劳动文化课程;“X”指新时代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即各学校围绕特色办学形成的课程。
劳动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更不是讲解道理,而是引导学生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基于这种认识,她从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协同课程、特色课程”3个方面细化实施内容;从劳动教育“主题课程、任务清单、专题课程”等方面规范实施途径;从“劳动成长档案、劳动成果展评、劳动少年评选”等方面形成多元评价,总体构建新时代劳动品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不只是教师的学校,更是学生的学校。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去参与、去实践,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能劳动、会劳动、爱劳动。
她鼓励各学校借助区域内劳动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研发劳动教育课程,努力构建活动实施课程化、课程开发特色化、课程执行标准化的地域特色。在她的引领下,各学校纷纷树立“校园就是劳动场所”的理念,在学校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的学校将校园内的闲置土地开发为农业种植园;有的学校利用有限的地方进行花盆种植、箱式种植等;有的学校按照“班级——走廊——校园——基地”分年级、分层次开展中草药、蔬菜、农作物、花卉等种植活动,做到校内“班班有责任岗,处处是劳动园”“人人有活干,处处有人管”,实现了“时时处处皆劳动”的全域育人新境界。
一张“小清单”
点亮劳动实践教育改革新导向
2021年,烟台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出台《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为促进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落地,并稳步推进实施,张敏结合区域内的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年级化的劳动教育清单,并要求各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年级、班级劳动教育清单,以“三级劳动教育清单”点亮劳动教育改革的新导向,也唱响了劳动教育评价的新乐章。
她提出“一主两翼”的清单落实途径,即以学校为主,以家庭、社会为辅——日常生活劳动以家庭为主阵地,将家庭作为劳动教育清单最接地气、最好的实践场。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商议,从烹饪与营养、整理与收纳、清洁与卫生等任务群确立清单内容。
方圆学校五一劳动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学做一道菜”活动:一年级学做水果沙拉,二年级学做凉拌菜,三年级学做西红柿蛋花汤,四年级学做可乐鸡翅,五年级学做炒土豆丝。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学做家常菜,家长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指导师与评价者,具体的劳动任务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责任感。
依托劳动教育清单,建立班级、学校、全市三级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是张敏带领骨干教师一直探索实践的改革项目。每年,她通过各级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评及劳动技能竞赛,树立劳动教育典型。目前已举办十一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成果展评。
一名学生说:“劳动不仅让我掌握了生活技能,而且让我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名家长说:“学校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给了孩子一个全新的展现舞台。孩子在家里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而是家务劳动的参与者。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越来越强,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好。作为家长,我感到很欣慰。”家长和学生的心声是对劳动教育的认可,更是对她提倡的“一主两翼”劳动育人理念的认可。很多学校的六一儿童节已演变为“多彩实践”节,让每名学生都能出彩,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劳动实践项目及优秀成果作品,成为学校劳动育人的主线。
“劳动的目的是让每名学生都感受创造的快乐,体验收获的喜悦,品味劳动者的艰辛,从而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劳动者、建设者。”带着这样的教育追求,张敏和她的团队在实践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开疆拓土,向前、再向前。
何为教育初心?张敏将其总结为一句话:“如果能把实践教育做出‘生命的味道’,如果能以教育之微光照亮学生生命的成长之路,成就学生的多彩人生,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人物名片
张敏,山东省特级教师,烟台市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教学能手、课堂建设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劳动教育先进个人。工作27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先后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多次执教省、市级优质课。其“金字塔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推广应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小学公民教育区域化实施路径探索研究”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