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大学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 青州十万学生同上思政“同城大课堂”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山东职业教育“类型”跑道越来越宽广 邹平市 “双减”工作“减”出真效果 日照市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聚力“双减” 落地 赋能质量提升

邹平市 “双减”工作“减”出真效果

□ 通讯员 韩新刚 夏敬民

“自从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我再也不用提前下班接孩子了!课后作业在学校就能做完,彻底消除了我的‘心病’。我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谈到课后服务,邹平市梁邹小学的一名家长表示非常支持。

去年以来,邹平市聚焦群众关切,将“双减”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全市建立完善了由市委统一领导,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以及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21个成员单位参与的“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邹平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了以市为监管主体、镇街负责日常巡查的全覆盖网络管理体系。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坚决遏制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双减”政策实施前,该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61家,经过4轮专项检查,有115家校外培训机构由学科类转型为非学科类,46家校外培训机构登报公开注销,清退学费22万余元。

“规范、取消校外培训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课后延时服务,真正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才是关键。”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邹平市教体局局长王拥军对此强调。2021年9月,邹平市召开全市课后服务现场观摩会,全面总结和推广课后延时服务的经验做法。特教学校重点落实“三个加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决杜绝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遵循特殊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坚持“零起点”教学,杜绝“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加强作业管理,严禁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学生利用手机打卡或完成作业,严禁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黄山实验小学建立“家庭作业公示日”制度,不定期抽查各年级各学科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并将汇总情况发送至学校论坛群,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孙镇中心小学挖掘教师的潜能,开设陶艺、书法、沙画、排球、拉丁舞等26门特色课程。好生镇中心小学利用课后时间精心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县第一实验小学开设体育、艺术、科技、心理、阅读等课后服务特色培养兴趣班,把跳绳、丢手绢、翻花绳、老鹰抓小鸡、跳房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引入校园,让学生的课后活动丰富多彩。目前,邹平市各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下午安排两课时的延时服务,第一课时为自主作业,第二课时为特色课程。在做好课后延时服务的同时,各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坚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改革作业形式和类型,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为保证课后延时服务质量,邹平市财政按小学每生每年8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元标准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进行补助,为课后服务参与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对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在工作量计算、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中予以倾斜,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该市还将推进“双减”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对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要内容,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全市组织35名责任督学、52名学校督导员对全部52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专项督导,采用校园巡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专项督查学校“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将各单位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行为“零容忍”,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约谈。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双减”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作用。目前,全市共有4600余名教师及100名志愿者积极参与,5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使5万余名学生受益。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