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中学 “航天+”为学生打通成长新“赛道”
航天科技创想画、科技小论文征集、航天知识主题演讲、航天科技小作品制作……这是济南市长清中学航天部开展的“航天点亮梦想,科学逐梦星辰”2022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在校园里掀起了“探索宇宙、筑梦星辰”的热潮。
近两年来,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5星”接旗单位、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航天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基地”,该校走出了一条“航天+”特色发展之路,为更多学生打开了一条新的成长通道。
作为一所区内老校,学校在高中办学的27年历程中有过艺术教育特色办学的高光时刻,也曾陷入发展的低谷,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路径不清晰,区域内认可度不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痛点。
2020年9月,王守松担任校长后,在全面摸底、调研的基础上,设立了航天、小语种、艺体3个重点特色办学项目,力求集中优质资源,推动学校快速突破发展。
2021年5月,一座高标准的“航天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建成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基地内设公共展示区、航天科技体验中心、卫星综合应用实验室、卫星地面测控站“一厅三室”四大功能区。“学生能够利用VR互动站在月球祖冲之环形山看地球、看太阳,也能模拟1号指令员的身份操作长征2F火箭发射。”王守松介绍。
“要把个人的学习成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读书报国,读书强国。”每一级航天班的开班仪式上,王守松都会讲“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为谁学”。这样的航天思政课点燃了每名学生的航天梦、爱国情。
航天班学生曹雨润表示:“钱学森院士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何为使命与责任,我的学习动力更足了。”
据教导处主任李怀强介绍,学校开发了 “225航天课程体系”。第一个“2”是指“双高育人”。每月一次专家报告,每学期一次工程任务答辩,都是高校专家到校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第二个“2”是指“两跨课程”,即跨学科、跨学段。航天工程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学校航天部组织各科教师立足学科特点,构建了航天与学科的融合课程。“5”是指航天课程,由航天知识类、航天体验类、科学实践类、工程技术类、研究创新类5部分组成。
“在火箭组装过程中,因为火药用完了,我就自制火药。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我用硝酸钾和白糖制成了‘火药’。”学生刘博洋说。他的自主探究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际交流中心专家的高度赞扬。据了解,目前,航天班的学生已具备用专业设计软件设计火箭模型的能力。他们在下料、组装后把装好发动机的火箭模型带到室外发射,火箭模型的飞行高度可达七八十米。
“当卫星播放的声音通过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传到会场时,我感到特别骄傲!”怀着激动的心情,学生李昀璐到北京参加了“孩子声音上太空”颁奖典礼,她朗诵的《我的梦,飞天梦》搭载“八一03星”太原号升空。她告诉记者,在航天班的学习让她找到了兴趣与梦想,明确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李昀璐的优秀事迹在长清中学学生中并非个例。在学习火箭课程、卫星课程后,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卫星地面测控站对风云气象卫星、美国nova气象卫星等进行跟踪、捕获、数据读取分析,并对功能模拟卫星进行讲解。
“下一步,我们将建设航天生命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太空生物实验舱的设计提供探究支持。”王守松希望“航天+”发展格局能够成为擦亮长清中学品牌的新动力,推动学校走向特色发展,为学生成长打通一条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