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兴安小 依靠家庭教育实现涅槃重生韩韬略李卫东
“兴安小学家校共育让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家校合育,才能奠定孩子坚实的成长基石。”日前,安丘市兴安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刘芸嘉的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建校于1916年的兴安小学是一所“城中村”小学,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一度下滑,家校关系降到冰点,家长满意率也一度成为全市倒数第一。2017年9月,孙建华被任命为校长。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决定从最薄弱的家校关系入手,探索一种有本校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学校实现了涅槃重生。
让家校关系僵局实现改变
“只有改变,才能实现兴安小学的涅槃重生!无论多难,我们都不能退缩。只有耐下性子与家长沟通,才能实现4000余名家长让孩子‘上好学’的愿望。” 面对学生大量转学的现象,孙建华对教师们说。
家校合育的第一步是健全三级家长委员会。怎么组建?怎样选人?怎样运行?面对一系列崭新的问题,教师们一筹莫展,甚至很多教师认为作出改变不如维持现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孙建华带领校级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走出去”,同时把专家“请进来”。针对“家校沟通的艺术”“学校家委会的探究”等主题,学校多次进行全员培训。一套学习加培训的“组合拳”下来,教师找到了家委会工作的思路。
接下来,家校沟通不顺畅又成了新问题。一方面,一部分教师放不下架子;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忙着做买卖,无暇“伺候”教师。为此,学校将每周三晚上设定为家校咨询日,取名为“指尖微交流、家校心连心”。每名班主任每晚约接到全班1/4家长的电话或微信。这样的针对式沟通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事务,家校关系逐渐“破冰”。
让对立面变成共同体
家委会正常运行了。短暂的“蜜月期”后,有些家长产生了倦怠情绪。孙建华抓住三级家委会建设这个“牛鼻子”,做了“四步化解”工作。
第一步,培训家校合育知识,改进家长教育思想。学校从培训入手,设立“家委会讲堂”,每月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围绕“关系重于教育”“身教重于言传”等主题模块面向家委会成员展开培训,更新家长观念。第二步,组建亲子交流群。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每天分享一篇日记。亲子日记产生了蝴蝶效应,家长们纷纷效仿,目前已有1200多名家长加入了亲子日记的创作队伍。学校编发《亲子共成长报》,引导更多的家长参与。第三步,设立学校开放日。每周三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听课,与任课教师、校长面对面交流。在此基础上,为三级家委会设立办公室,家委会成员驻校办公。第四步,完善组织和制度,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随着学生的流动定期换届。家校联合会出台《兴安小学家委会运营章程》,对家委会的架构、任期职责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家委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让“泥台子”变成“金柱子”
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要想发展得好,必须靠文化和课程引领。如何让家委会这个 “泥台子”变成学校永远的“金柱子”?他们充分挖掘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底蕴,构建了“三维课程”体系。
构建学校研究课程,让合育理念升级到课题研究。该校探索建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组织骨干教师和部分家长参与课题研究,开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系列活动。如今,“家校携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研究”课题已经实施5年,共计举办各类讲座120余场,使2万余人次受益。
构建家长成长课程,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每学期开展“父母大讲堂”活动,对家长进行全员专项培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每名家长拥有一份《家长成长记录册》,对家长的成长实施学分制,定期评选优秀家长。建立“1+X”家校共育课程,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1”是指家校合育理念“同心同向同行”,“X”是指家校合育六大课程,即“家校沟通课程”、居家课程超市、“润心五育”多元课程超市、线上线下心理疏导课程、亲子“共读书、共运动、共日记、共演出、共游历”“五共”课程、“品行银行”亲子捆绑评价课程等。
随着家校合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支持、配合、参与学校工作的家长越来越多,学校的办学满意率提升至99%。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