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专版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构建教育公平新格局

第6版:专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专版
06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构建教育公平新格局

五大任务勾画山东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潍坊学院 王淑荣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新时期山东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大任务,勾画出山东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每名残疾学生获得适宜的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我省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深入推进多元融合,拓展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融合发展是特殊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行动计划》提出深入推进多元融合,从4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学段、不同障碍类型、不同障碍程度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包括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以助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引擎

教育教学是特殊教育的核心。《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启动了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及对随班就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都切中特殊教育发展的要害。二是加强特殊教育研究,从教科研队伍建设到教科研机制构建。三是强化专业支持,在省级层面成立省级残疾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设100个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逐步建立助教陪读制度,为残疾学生在学校就读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筑牢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我省特殊教育发展体系的层次趋于完善,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但各类残疾儿童发展不均衡,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短板较多。《行动计划》特别在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方面有了明确的刚性目标,如到2023年,支持建设60个省级示范区、600个省级示范校。同时,大力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这些都为下一步各学段贯通衔接、各类别相互融合打下了基础。

四、夯实完善特殊教育保障,筑牢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保障,《行动计划》不仅对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待遇保障”4个方面作出了更为详细、系统的规定,而且有标准、有落实。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例,保障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其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亮点是将生均公用经费由原来的8000元提高到了9000元。又如,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在特教教师绩效工资核定、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让特教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与其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付出的艰辛努力相匹配,彰显出对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关爱和激励。

五、创设良好育人氛围,构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特殊教育应体现生命应然的生态,良好育人氛围是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对精神的塑造,高质量的特殊教育需要接纳、包容、支持、和谐的育人氛围。《行动计划》提出“创设良好育人氛围”,其实是为高质量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生态,这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文支撑。一方面,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构建家庭育人新生态。另一方面,凝聚全社会支持发展合力,构建社会育人新生态。

幼有善育:山东开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何孔潮

按照省委“走在前、开新局”的工作要求,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制定实施《计划》,就是立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巩固提高公益普惠的发展成果,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扎实推进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由“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转变。

坚持公益普惠的方向之“善”,不断强化学前教育的民生属性。重点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新时代党和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5%,国家普及普惠县认定通过率超过55%。”4个数字构成的学前教育普惠性“指数”指明了全省“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计划》提出,同步实施公办园扩容工程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计划》凸显了对民办园普惠方向的引导,针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提出“可减免物业服务收费”。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仅体现为各类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而且体现为各类家庭、群体能否公平而充分地获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计划》在严格落实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残疾幼儿随园保教工作,努力为处境不利群体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围绕队伍素质的专业之“善”,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计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举措体现为“师德”“专业”“编制”“待遇”等主题词。《计划》提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课程”,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路径。《计划》提出,将建设一批学前教育优质专业和幼儿师资培养基地,推进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计划》阐明了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评估导向、教研驱动、示范引领和全环境育人。全省将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实施办法,定期开展优质课、优秀游戏案例、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计划》强调,将在全省培育和建设 1000 所家园共育基地园,以“增强家庭、社会、网络全环境育人责任意识”。

着眼学前教育治理的能力之“善”,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健全学前教育治理体系,提升学前教育治理能力,重点在于破解制约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十四五”期间,全省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方面,《计划》要求各地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方面,镇村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全省学前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重点包括:重视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监管与防范安全风险。第一,制定《山东省幼儿园办园行为基本规范》,引导幼儿园依法办园、依法治园。第二,加大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督导评估力度,重点治理师德失范行为和“小学化”倾向。第三,落实幼儿园安全风险防范的“双责”和“三防”建设。

多措并举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结构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王录平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多重举措优化普惠资源,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安全优质,并能够惠及人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一、树立科学的地方政府价值观

地方政府价值观是指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树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学前教育价值观就是要明确学前教育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起始环节,投入学前教育就是为国家的未来投资,就是构筑国家未来的财富和竞争力,就是要明确对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基本认识及政府在构建学前教育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首要责任。

二、强化政府普惠学前教育治理能力

科学的地方政府学前教育价值观与政府普惠学前教育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它呼应的是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结构的客观要求与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强化政府普惠性学前教育治理能力,关键是解决一级政府的财政能力与政府主管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一方面,完善一级政府财政能力。一级政府的公共财力具有现实性、稳定性、差异性和局限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强化学前教育主管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同治理能力。要明确政府各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在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等环节,形成完善的联审、联批、联管协同治理机制。

三、平衡区域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一)强力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公有化”建设

基于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土地划拨政策和产权移交要求(《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应当在明晰产权基础上保证城镇居住区新建配套幼儿园全部举办为公办幼儿园,这是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要求且最为节约土地及资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也是扩容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核心举措。

(二)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效运转

一是科学规划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区域性布局。优先认定公办学位资源不足区域收费较低且优质的民办幼儿园举办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二是提升资助政策。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主要有购买服务、减免租金、综合奖补等。建议在购买服务方面,可以进一步创新普惠性学前教育融资方式,除“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外,可以适当允许“民建公营”,即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幼儿园,地方政府出租金直接办成或者委托办成公办性质的幼儿园。

(三)提升农村普惠园发展水平

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标的要求,具化对农村普惠园的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县级实验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普惠园”三级联动机制,不局限于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以县为主的管理或者业务指导模式。通过“结对帮扶”“驻点指教”“跟班学习”等方法,逐步均衡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聚焦保教质量做好“结合”文章

宁阳县教体局 杨冬梅

2011年以来,我省相继实施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0—2015年)》等3个计划。这3个计划的实施使我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但随之而来的是群众对“幼有优育”的殷切期盼。《山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放在首位,这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基调一致、目标相同,及时回应了群众期盼,标志着我省学前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笔者认为,在今后要做好以下“结合”文章,因地制宜推进区域 “十四五”学前提升计划高质量实施。

一、结合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教育部《评估指南》将会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提升保教质量的有力抓手,推进全省“十四五”学前提升计划高质量实施。落实《计划》要和落实《评估指南》相结合,精研深思,将其精神落实到每名教职工,做好自我评估,聚焦班级观察,注重过程评估,以科学的评价方式助力我省“十四五”学前提升计划高质量实施。

二、结合“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园)和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园)”等项目实践经验,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为提升全省学前教育质量,近年来,我省先后确定了21个县(市、区)、200所幼儿园为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园);25个县(市、区)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209所小学、209所幼儿园为省级幼小衔接试点校(园);17个省学前教育区域教研基地,16个幼儿园教研基地。以上项目的推进是提升保教质量的有力抓手、有效平台,提升保教质量要和专项项目推进有机结合、有效融合,实验区(园)不能为实验而实验、为项目而项目,要做到与保教质量提升统筹推进,融合并行。

三、结合本土资源,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齐鲁大地幅员辽阔,自然风貌各异,区域文化、民风民俗特点鲜明,这些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宝贵教育资源,因为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最亲切,产生于本土的课程最有生命力。走进自然和生活,将本土环境中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建设的优势,有利于建构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这对提升我省学前教育文化内涵、促进教育业态的多样性和特色的丰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全省学前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的课题。

四、结合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教师队伍是保教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是加大补充力度。及时补充在编教职工(人员控制总量),严禁“有编不补”。二是关注师德。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给幼儿造成一定伤害,在社会和家长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与保教质量提升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实施《计划》的重要保障。三是关注教师专业素质。《计划》中提到“提高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目前,我省少数幼儿园还存在个别幼儿园教师无证上岗问题,这与历史欠账有关,更与补充、培训的力度不到位有关。所以,保教质量的提升要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聚焦适宜融合促发展坚持特教特办提质量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嵇晓婴

2014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攻坚提升面临着师资、经费、专业支持与力量统筹等方面的困难。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特殊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进一步推动完善高质量发展的特教山东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集团办学创新赋能,融合发展有爱有品

《行动计划》创新提出了普特融合、职特融合、医疗康复与特教融合、信息技术与特教融合的“四融合”多元理念,鼓励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特殊儿童终身发展纵横双向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拓展了融合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注重残疾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鼓励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特教教学变革,强调根据残疾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别化教育,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升融合教育发展品质。

二、提质促智精准施策,统筹推进专业提升

《行动计划》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强化专业支持为提升发展实施路径,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同步高质量发展,使其各尽所能,真正建立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前两期提升计划有效解决了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十四五”期间要在此基础上提质促智,保障更多残疾儿童少年“上好学”。要求通过诸如展示活动、技能竞赛、质量评估等形式深耕教学促改革,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教研工作机制,统筹特教研究力量,强化高层次专业支持。针对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能否真正被接纳、能否基于个体的特殊需求得到专业支持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如:设置特殊教育研究专项,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以及建设100个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推动特殊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健全特教体系,教育普及不漏一人

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殊儿童个体差异大,教育需求体现多样,要适宜安置每名残疾儿童、教好每名学生,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承担起教育任务,履行教育职责,对于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建立长效服务考评机制。《行动计划》针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还提出了要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孤独症儿童培养方式,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

四、量身定制倾斜政策,凝聚合力保障机制

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必须建设高质量的保障体系。《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教育局、编办、发展改革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局、残联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量身定制了一揽子促进特教发展的倾斜政策,夯实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师资队伍的大力培植,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和特教教师待遇的提高,以及到2025年,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这些任务目标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优先保障民生事业的决心和意志。相信在政策的保障支撑下,我省会进一步加强品质特教的实践与探索,打造齐鲁标杆、完善山东模式,谱写出山东特殊教育提速增质的华美篇章。

“园”头出击赋能教师成长

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省农科院幼儿园 孙旖旎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围绕提高我省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等提出系列举措。教师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园作为《计划》的基层执行单位,如何高质量融入我省“十四五”学前教育新发展格局,建设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时代赋予各幼儿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提升教师待遇,拓宽发展空间

《计划》在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保障教师待遇方面提出:“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幼儿园要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畅通缴费渠道。”这些扎实有力的举措,让广大一线教师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有了持续为幼教事业奋斗的动力。所以,幼儿园首先要依法依规保障广大教师应有的工资待遇,有效呵护教师身心健康,做暖心的“娘家人”;其次,要抓住《计划》中提出的创优、创新机会,以打造园级“名师”“名人”等为突破,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通过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园所质量和类别,为争取更优质的福利待遇打好基础,同时帮助广大教师实现全面发展和快速成长。

二、重视个体价值,增强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相较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身份、地位、待遇等方面缺乏相应制度作保障,社会上还存在幼师是“带娃的阿姨”等职业偏见,幼师的个体价值被明显弱化。幼儿园要从做好家长工作、注重人才培育等层面不断提升幼师的职业获得感。首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意义。提升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成为幼儿教师敢于奉献和忠诚事业的有力助推。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和分配教学工作量。规范班额管理,减少因大班额给教师带来的过量工作压力和安全压力;优化班级管理,合理分工,主动“过滤”教师不必要的任务;简化培训制度,不强制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和会议,把时间还给教师,发挥教师育人的本位价值,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三、提升园长素养,打造稳固团队

《计划》提出建强园长队伍,强调要“选优配强幼儿园党组织书记和园长,充分发挥其对幼儿园立德树人工作的领导作用”。幼教事业发展需要教育家型园长,一名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首先,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园长要尽可能地为教师争取更多的机会和福利。赋予每名教师更多的参与权,能为教师安心从教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其次,作为幼儿园的示范者,园长要用个人魅力和成功经验感染每名教师,培养教师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园长的肯定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只有对职业保持高度认同,坚定对职业及专业发展的信念,才能在社会舆论中坚守初心、保持本色。

面对新规划、新起点、新挑战,广大基层幼儿园应不断提升园所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谱写我省幼教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华美篇章。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