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应从改变家长观念开始
当前,家校合作育人已成为共识。但是,一些家长依然片面认为,学生只需要在学校接受好教育就行了。这一思想是错误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即为家庭与学校。若仅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就容易导致学生发展受限,对其今后生活、学习都是不利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改变家长观念,协调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所在的兰陵县贾庄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家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对孩子没有较多期盼,比较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蛮横的性格;另一类对孩子的期盼较高,平时管理孩子较严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受挫,也不利于其成长。其实,孩子的思维习惯在构建过程中极易受到家庭的影响,若家庭内的教育观念存有不足,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并未完全建立,因此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少家长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所以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往往会参照其他人的教育方式。但相对来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单一的家庭教育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另外一点较为重要的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思想道德并不在家庭教育范围内,所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方面。这种想法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鉴于此,教师要承担起指导责任。首先,要帮助家长转变自身观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个性与其家庭状态为他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尤其对于一些较为溺爱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指出他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与家长分析当下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隐性问题,以此转变教育思路。
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理沟通,需要家长打磨指导的语言艺术。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保持亲和的态度。同时,要有较强的学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保证交流的有效性,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更好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微信等平台,与家长建立实时沟通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在家情况,另一方面能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只有家校协作顺畅、高效,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