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三结合一转变” 陈晓蕾:无悔芳华踏歌前行 青岛:强化职教高考教研工作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让图书馆成为全领域育人新阵地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在“飞花令”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6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6
【职 教 论 坛】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三结合一转变”

□ 张绍秋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如何让二十大精神人人尽知、人人通晓,事事遵循、事事体现,形成凝聚人心、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前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做到“三结合一转变”。

结合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点改革领域,近期,国家陆续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系列文件,比如,国务院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部委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新版《职业教育法》、中办国办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还有山东省一系列职教高地建设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与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逻辑相通。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这些政策法规进行系统学习、反复认证、深刻体悟。只有这样,才能让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更高理论结晶的指导下建设好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比如,通过二十大精神学习,我们坚定了信心,进一步明确学校正在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现代产业学院”“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实体化职教集团”和“理实一体、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向是正确的,路径是正确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职业院校服务功能的强化和拓展,将成为办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办学方向的发力点。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职业教育生长的“沃土”在地方,“养分”在产业,职业教育应该厚植在“沃土”上汲取“养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精髓,一所职业院校如果不与产业深度融合、不与企业紧密合作,就办不出质量、办不出特色。所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定要研究区域经济,掌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一,学校是在诸城这片热土上土生土长的大学,首先要感恩诸城、融入诸城、服务诸城,这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要想更好地服务诸城,就要深入研究诸城:在文化层面,铺就一条“红黄蓝”共舞的文化大道,要深挖以王尽美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红)、以中华道德鼻祖虞舜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黄)、以诸城模式为代表的海洋文化(蓝),大力传承诸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好诸城文化生产、供给基地;在产业层面,锻造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深入研究诸城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在企业人力资本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为诸城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主力军,尤其是在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感情层面,主动融入诸城人文社会,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等社会建设方面,做到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第二,作为潍坊高职教育的一员,要深入研究潍坊市委、市政府重点抓的“2+4”六个产业集群、“四新”经济、“元宇宙”产业,争取融入其中、有所作为,以服务赢得支持,以贡献获取价值和尊严。第三,围绕全省 “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布局,实施专业调整优化,全力对接省域产业发展。

结合学校发展的新实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定要结合学校发展的新情况、新实际,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设计好学校3-5年的规划,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士气,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指导性。

积极做好一个“转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是关键。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领。学校没有“官”,基层需要身先士卒、内心光明的“实干家”,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课堂就是岗位、问题就是命令,涉及学生的一切活动就是使命所依、职责所系、任务所在,要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注重倾听师生呼声,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了问题不在场、不清楚、不及时处置,就是错误,就是失责,就是没作为。要当亲力亲为的好干部,不当“甩手掌柜式”的“二大爷”。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实干担当”,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作者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