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荣成市第十五中学 让“留有乡愁”的“耕读教育”郁郁生长 济南职业学院 “青年说”引领学生深刻领悟二十大精神 乳山二中 搭建“三个课堂”助力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聊城二中附属东苑中学:举行线上航天实践活动 山东省“有组织教科研体系创新”研讨会召开 图片新闻 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山东)举办 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住”进学生心里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荣成市第十五中学 让“留有乡愁”的“耕读教育”郁郁生长

□ 梁晓军 曲光明 张桂玲

进入初冬后,荣成市第十五中学操场南边的两棵参天大榆树依然枝繁叶茂。“‘立己’‘达人’是两棵大榆树的名字,也是传承了50多年的校训。”该校校长郑保利说,“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立己’‘达人’的内涵,充分挖掘农村学校办学优势,让‘留有乡愁’的耕读教育蓬勃生长,助力学生‘成人’,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

接地气是“耕读教育”的活力之源

金秋十月,在乐多果业公司的苹果种植基地里,该校初二学生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工作得有条不紊。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30多名学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我们的果业劳动基地。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是主线,流汗体验的劳动成果更香甜。”带领学生劳动的教务处主任汤振光说,像这样的校外劳动特色基地,学校共有8个,如胶东大花生基地、西洋参产业基地等,每学年约有1800名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劳动。

据悉,2019年,荣成市教体局与上海开展“基础质量合作提升项目”,通过多元化、全员化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政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省级乡村温馨校园”,怎样找准适合“农村学校长远发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路子呢?郑保利抓住了荣成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于是,他开始跑前跑后,到各乡镇落实基地资源,走街串巷遍访农植名家。很快,随着一个个研学基地的建立和一场场实践活动的开展,“耕读教育”在学校扎下了根。

课程化是“耕读教育”的生存之基

有了“耕”的基础,如何让“耕”与“读”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呢?学校从2015年开始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劳动教育课程。

为进一步推动实践劳动“身”与“心”融合,学校在校园内设立了“两大馆”——“农耕文化馆”和“种子馆”。“农耕文化馆”里陈列着各类农耕器具和农业生产老物件。这些旧式劳动工具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中国发展的农耕历史,也验证着新时代农业科技力量的壮大。“种子馆”里储存了各种各样农作物的种子,是生物知识的传播课堂,也是孕育生命的实践战场。每学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学生们都从储存的种子中挑选一些时令作物,提前育苗,再移植到“耕读园”中。

“书本上知识的传授是‘扁平化’的,学生体悟不到植物生命从萌芽到茁壮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也就感悟不到生命力量的拼搏和顽强。”初一级部主任丛玲玲说,“‘立体实践式’的教学新模式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厚度。”

依托“农业特色小镇”特色劳动发展项目,学校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镇农业科技中心学习、实践。“青苹果乐园”“西洋参种植园”等农业特色发展项目中都有学生实践参与的“股份”。

重内涵让“耕读教育”有了“魂”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美食家,将来把荣成的美食推广到全国各地。”学校礼堂里,以“劳动创造最光荣”为主题的演讲正在进行。个人展示、集体展演等花样百出,内容丰富多彩。从初一年级开始,每个班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离不开劳动教育,每项活动的评委会组成人员中都有当地农业专家。

郑保利认为,如果说“体验性”劳动锻炼了学生的体格,“课程性”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那么新时代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魂”——劳动价值观教育。

基于此,在不断的实践中,学校组织开发了“大姜文化”“葫芦乐园”等种植课程,持续推出了“耕读伟人风采”“耕读家风家训”“耕读家书”等系列校本课程,将农耕精神凝练为“勤劳、向上、团结、奋进”的发展理念,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力量,也让一所农村学校的“耕读教育”真正有了生存的“魂”。

“‘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我们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格,就是德育;我们让学生思考劳动过程中的原理、奥妙,就是智育;学生在劳动中强身健体,就是体育;我们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劳动创造美的成果,就是美育。”荣成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滕志浩说,“十五中的劳动教育新模式为区域性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模板。”

“2021年,荣成市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今年,又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区。这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对于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功能,真正实现‘五育融合’,我们有信心。”谈及未来,郑保利笑容灿烂。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