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让“折翼天使”炫亮技能之光
“我来到学校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了很多好朋友、好老师,到处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我一定学好专业知识,靠勤劳的双手开创幸福生活!”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级中职班学生小璇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该校立足特殊教育职能,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发展潜能、育残成才”的办学目标,全方位提升服务残障学生能力,巩固了视障学生15年一贯制教育,实现了学前、小学、初中、中职各学段一贯衔接,中医保健按摩中职专业建设日臻成熟,让每个“折翼天使”为今后发展学得一技之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服务延伸:点燃“15年全免费”的希望火种
“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经实现了视障学生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中职教育15年的免费无缝衔接!”谈起学校发展,该校校长朱雷欣慰不已,“不仅如此,学校自2008年9月开启听障学生招生新征程,2021年9月设立了学前教育康培部,对脑瘫、孤独症患者等幼儿实施学前教育,招生类别覆盖了全部残障类型,让每个‘折翼天使’都能圆上学梦!”
护航“折翼天使”的健康成长,就要为他们点燃昂扬向上的希望火种。学校蓄力打造“星火工程”,将特殊教育从义务教育向学前和中职“两端”延伸,拓展了招收学生残障类别,为更多残障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14岁的小轩是听障班五年级学生,他的求学之路一波三折。他曾经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两年,但由于自身听力语言方面的障碍,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转入特校3年多来,该校独有的小班额优势让这个“小天使”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学校根据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生一策”个性化教学,充分拓宽了每名学生的知识面。大课间,小轩和同学们一起高兴地跳绳。原本孤独沉默的他变得开朗乐观了,用灵活的手语高兴地说:“我爱运动,我每天很快乐!”
资源融合:呵护“特需幼儿”的成长之旅
自2019年开始,学校充分融合周边资源,联合多家儿童康复机构,积极探索“医康教”融合模式,为特需幼儿提供多方面服务。与市立医院开展医教康教合作,在校内设立医疗延伸服务点(儿童康复中心),对特需幼儿实行半天康复训练和半天学前教育,方便了陪护家长的接送;利用校内普通学前教育资源,对具备条件的残障幼儿开展学前教育“普特融合”,提升了特殊幼儿融入普通幼儿群体的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注重体验和环境创设,让幼儿树立了靠技能开创美好生活的理想。
“孩子从出生起就成了全家人的‘心头事’!现在,小乐一天天进步,变得越来越懂事。这多亏了老师费心啊!”谈起孩子的变化,“唐宝宝”小乐的奶奶满是欣慰。她说,小乐3年前在康复机构接受治疗,半天时间需要全程陪护,剩余的时间更需要专门照顾,一点儿空都没有;现在,小乐上午在学校培智班接受学前教育,下午参加延伸服务点康复训练,所有活动都在一栋楼上进行,她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原来,俺孙子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哭闹,性格十分敏感;现在,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还比画着长大后也要学习一些职业技能。”说到这里,小乐奶奶的眼睛里泛起点点泪光。
圆梦舞台:助力“特需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游泳赛道上,我收获了奖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收获了坚定的自信心,懂得了付出才有回报、拼搏才能胜利的道理。”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残运会上,该校视障七年级学生小杰首次参赛就荣获S12级游泳比赛2金1银的成绩。据悉,此次赛事上,该校有11名学生参加了象棋、飞镖、游泳等比赛项目,获得了8金8银1铜的优异成绩。
构建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中职教育15年一贯教育,让每个“折翼天使”都能练就一技之长,“炫亮人生”的舞台,是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探索。基于此,该校突出“艺体特长”教育特色,努力为残障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学校融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为一体,与职业技能培训一体化展开,相继开展了器乐、声乐、美工、体育等系列特色活动训练,利用“全国助残日”教育教学成果展、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努力挖掘“折翼天使”的艺体潜能,搭建多种成长平台。有多名学生在全省校园才艺展示展演中取得优秀成绩。近10年来,学校帮助残障学生以一技之长融入社会,使一个个残疾人家庭走出困境、享受幸福,实现了用特殊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先后有100余名残障学生毕业离校,有的自主创业,开起了盲人按摩店,有的成为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高才生,有的成为全国残运会冠军或省级劳动模范。
“强化普惠发展,是党的二十大对特殊教育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滨州特殊教育的新坐标、新定位。”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美说,该市将依托市属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进一步加强全市特殊教育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和资源优化整合,为“折翼天使”的幸福保驾护航,让更多特殊家庭放飞希望、扬帆远航。(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