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持续推进职教改革 优化职教类型定位 我省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推进会上介绍经验做法 中小学校食堂原则上自营 我省加强幼儿园分类认定管理 解码名师辈出的“淄博现象”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支撑 王营营:“我的脑海中始终有一部学生成长史”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解码名师辈出的“淄博现象”

□ 张桂玲

今年9月,山东省第三期齐鲁名校长、第四期齐鲁名师认定结果公布,淄博市5名齐鲁名校长人选、27名齐鲁名师人选被正式命名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入选率居全省前列。

这样的成绩,只是淄博市教育局在全力落实省教育厅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决策部署,推动人才引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过程中“亮点频现”的一个镜头。被誉为名师名校长培养的“淄博现象”,淄博靠的是硬核实力——2022,仅一年时间内,淄博就创造了一组亮眼的数据:山东推选11名中小学教师参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淄博独占6人;2022年,在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教学名师评选中,淄博获评4人,占全省半壁江山。第十批省特级教师评选中,淄博有23人入选,入选率列全省第二名;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齐鲁名师、名校长入选率也走在了全省第一梯队……

淄博,何以名师辈出?

“教育能否行稳致远,首先要靠人才,其次还是人才。只有坚定不移推进人才战略,聚焦人才队伍培养,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增强活力,才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引得来,留得住”,打造人才“强磁场”

“这次现场招聘共为全球Top300海外大学、国内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13个学科的50个岗位。现场咨询的有200余人次, 160多人递交报名材料,资格审查合格90人。”2019年11月25日,淄博市“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北京站)现场招聘会正式启动。在清华大学招聘现场,通过现场宣讲、现场推介、问题解答、现场报名、现场签订就业协议,张店区通过面谈、面试,与45人直接签订了拟聘用协议。

这是淄博市立足“引”,以灵活多样的招聘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淄博从教的一个侧影。

“近3年来,我们将招引优秀毕业生作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多轮次、不间断赴北京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开展了12次校园招聘,与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累计签约5607人。”据淄博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徐晓飞介绍,此举吸引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来淄从教,促使淄博市教育队伍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位居全省前列。

商光昊是2021年通过名校人才特招成功应聘到张店区实验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工作仅一年时间就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12月10—13日,在泰安举行的山东省中学生体育联赛排球比赛中,他与同事宋学涛带领的女排队员一举夺冠。校长赵忠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学校先后新增12名像商光昊这样的特招新生力量,他们在学校师资结构上起到了“补短板”的作用。

如何让优秀人才既能“引得来”又能“留得住”?淄博市教育系统利用全市“人才金政37条”以及近期进一步完善的”人才金政50条“开辟了一条“人才绿色通道”。以全市深入推进人才“产融”“校融”“城融”模式为契机,建立了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就业创业考核激励机制。例如,设立“驻淄高校留淄奖”,市级财政给予驻淄高校学生就业部门专项支持,促使留淄人数迅速增多,平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2021年,“留淄率”达36.5%,创历史新高,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彰显。张店区还推出了“人才安居政策”,建成人才公寓200套,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创业指导、交通出行、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等,全市人才集聚优势正日益凸显。

“当然,打造淄博人才‘强磁场’,需要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徐晓飞告诉记者,为此,淄博市教育局制定了全市教育人才发展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教育、组织、编制、人社、财政5个部门联合制定新建学校提前一年储备人才的工作机制,提前谋划,保证了人才队伍及时有效补充。据了解,目前,淄博市对标国家、省、市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分别建起了以名师名校长为主体的三级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阶梯,建立了相对应的教育人才库,精准实施“点对点、分层次、精准滴灌”培养,从而形成了“以待遇引才,以事业聚才,以环境留才”的闭环式人才发展良好格局。

分级聘任“活起来”,内生动力“强起来”

“实施分级聘任,让我又看到了新的盼头,有了新的劲头!”近日,博山区实验中学教师翟利强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他本以为晋升到高级职称之后就到了头,感觉没了动力,没想到市里新实施的分级聘任政策之后,他的工资提高了一档,而且后续还有提到更高档的机会。

这是淄博创新实施专业技术职务分级聘任机制的成果之一。

“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成为这次分级聘任的最大亮点。淄博市出台的《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的指导意见》规定,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为正高级岗位三至四级,副高级岗位五到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聘期原则上为一年,注重加强聘后考核,以“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岗位竞聘工作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分级聘任坚持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以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情况和考核结果为基本条件,坚持事业为上、突出业绩贡献,尤其向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班主任倾斜。”孙英涛说。这意味着淄博正在用更加科学的改革、更加精细化的评价机制激活庞大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与此同时,为全面强化激励机制的引领作用,淄博市还实施了市级教研员任期制,即通过“优进优出、能上能下”,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火车头”牵引作用,采取教育人才储备制度、职教综合育人等人才改革举措。孙英涛表示:“只有持续用劲、多点发力,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自身成长的原动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成长良好氛围。”

从一个人“走得快”到一群人“行得远”

“如果说‘爱课堂、爱教研、爱学生’是我的成长路径,那么‘好平台、好环境、好团队’就是我发展的保障。”作为淄博市名师队伍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桓台一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耿文超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感慨道。

2021年,刚满40岁的耿文超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领军人才,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界最年轻的国家级重点人才。今年,他被破格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3次参加全国赛课,均获全国最高奖。此外,他还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质课特等奖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

面对诸多沉甸甸的荣誉,耿文超最看重的却是学生的成长。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历时10余年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实验研究,建构了“导读、研读、自读”3类研究性阅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了自主式、体验式、讨论式的研究性阅读法,并倡导构建了生态、生本、生成“三生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淄博教育的好环境和桓台一中的好平台,是促进我专业成长的坚强保障。”耿文超说,作为“第一批青年名师攀登计划”人选,市里不仅为他们“引路子、树梯子、结对子”,而且“给政策、给经费、给平台”,极大缩短了培养周期,也助推一批批青年教师乘上了快速成长的“动车组”。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作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省教育厅评选的首届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耿文超在自身以拔节式成长的同时担起了培育更多年轻教师的重任。本着“立足本校,带动全市,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原则,通过设立实验基地、“送教上门”、作专题报告等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分享教学策略和成果,促进其他地区和学校共同发展。他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通过读书沙龙、教学研讨、课例示范、课题研究、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促使他们快速提升专业水平。而今,工作室成员,淄博实验中学任锋、淄博六中刘永胜、淄博中学徐虹、桓台一中周颖辉、高青一中牛华等年轻教师均已迅速成长起来。

耿文超的成长并非个例。淄博市特教中心听障教育部主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教学名师贾益芹不仅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且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30年,创编的《人民防空警报手语》填补了国内空白,《手语说书法》《手语唱中华》等著作作为国内聋人手语学习读本在特殊教育学校被推广使用……

“名师辈出的背后,是淄博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在‘育’和‘用’上下功夫的人才战略。”据徐晓飞介绍,为把好“用才”之脉,充分发挥各级教育人才的引领作用,淄博市逐步形成了国家级教育人才顶端牵引、省级教育人才承上启下、市级教育人才骨干支撑的“金字塔型”教育人才体系。建立了61个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实施名师师徒传承的“名师高徒”“青蓝工程”计划,全市有5600对师徒结为对子,把人才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发挥到最大,形成了“头雁领航、雏雁续航”的 “人才雁阵”成长态势,“雁阵效应”得以不断释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力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市属学校教师‘局管校聘’改革,推动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教师合理流动、均衡配备,建成60个市级‘名师乡村工作室’,为全市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注入最强人才动力。”孙英涛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