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领头雁”引吭 “声”入师生心 青岛滨海学院:“五位一体”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图片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建设“绿色低碳校园” 协同融合探寻科技成果转化的“济大路径”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他山之石】

青岛滨海学院:“五位一体”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 刘志明 易雪莲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青岛滨海学院针对社会“复合型”人才与“能力型”人才需求,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整合十几年办学经验,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推出了定位全面、管理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多模式融合育人

德智并进塑造“一专多能”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将德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把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纳入考核体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已经成型的学产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知识教学中,转变“填鸭”“喂现成饭”教育方式,举办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活动,组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将经典诵吟与演讲训练、经典名著阅读、图书馆读书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素质养成体系,逐步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构建“专业+一专”“多能”的人才结构,致力提高人才转化率。

营造“自动化”氛围

体美并育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早操等活动,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结合当代大学生身体、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跑步、健身操、游泳等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样化体育运动;充分提高“阳光体育节”、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群体覆盖率,积极组织各球联赛、游泳比赛、田径比赛及体育社团活动,并纳入课外素质养成体系考核标准。多措并举,努力营造全员“动起来”氛围,最大限度吸引、促进学生运动自觉化。

学校将美育常态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美术、唱歌、舞蹈等艺术技能项目训练,将艺术技能项目训练、文艺类比赛活动、文艺社团活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纳入课外素质养成体系;同时,注重营造学习生活外在环境中的人文气息,优化了“九馆五亭四湖三廊两泉一河一村一场一中心”的人文环境大格局。记者走进校园,只见处处风景如画,人文气息浓郁,整体环境宜人。多举措融合推进,营造了学校美育氛围,陶冶了学生情操,落实了美育育人自动化目标,增强了学生“知美、爱美、乐美、创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劳动促助“五育融合”,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是育人规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强化多样性劳动的育人作用。学校采取主辅结合的多样化劳动方式,促助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综合提升育人效果。

开展规范化生产劳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保障充足的教育场所,学校充分发挥11个自建校企融合教学基地的作用,并与海信、赛轮等100多家著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充足的劳动资源和企业性规范历练学生劳动技能,在企业先进严谨的生产管理要求和程序中领悟工匠精神,让学生现场观摩企业标兵操作和学习劳模事迹以培养学生劳模精神。

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劳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辅助形式。学校坚持环境、室内等区域卫生都由学生打扫和维护;设立“宿舍文化节”,制定落实星级宿舍评比制度,引导学生清洁、装扮生活空间;日常落实随手清除身边垃圾的“弯腰工程”。这些生活劳动用时不多、易做易成,固定性和随机性有机搭配,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劳动习惯。长期坚持,直接效果是劳动的习惯化,客观上还使劳育有效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起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提美”的作用,促进了“五育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