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从“学”在延时到“爱”在延时 创意寒假作业展播 青科大德州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揭牌成立 图片新闻 新泰市谷里镇初级中学 “五强筑基”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特色专业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开辟“快车道” 在“距师”中成长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杏坛新语】

在“距师”中成长

□ 李正华

看望中学老师时,老师聊起我当年常给他提幼稚又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提出反对老师的观点,时常让他哭笑不得,有时又会让他感到难堪。我听后哈哈大笑,并感慨不已。是啊!这么多年了,老师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其实,教师应该学会积极引导学生“距师”。

“距师”一词来自王充的《论衡》,2013年被《教育学名词》一书收录。“距师”就是与教师保持一定距离的意思,学生的观点不一定非得与教师保持一致,而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要有“问难”精神,贵有思考。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历程、成长环境以及人生阅历等各不相同,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距师”更有时代价值。

“距师”有利于教师的不断成长。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如此,教师也应该如此。提倡“距师”就是鼓励教师经得起学生的提问,做一名“问不倒”的教师,努力成为自立自强的优秀教师。所谓自立就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学问观点,所谓自强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有些教师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除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变化外,还折射出教师对学生个性、成长疑惑的包容度不够,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成长需求不能对接。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把“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一问题的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而不反思自己在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教师习惯在舒适区里享受舒服的生活,而缺少勇气和动力走向更高更远的成长区,进而失掉了不断主动进阶的机会。所以,“距师”就是教师的自我革命,旨在鼓励学生养成人格独立和学会质疑,不盲从教师,倒逼教师成长。

“距师”有利于学生的快速主动成长。“尽信书不如无书”,推而广之,“尽信师不如无师”。在此意义上,“距师”既可以指身边上课的教师,又可以指书本这个“无言的老师”,还可以指社会生活这个“无字之师”。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学生依托自己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提出不同的观点,就是调动已学知识与教师切磋、琢磨,形成一个新的问题。不管这一问题是否有价值,它都是学生自然生成、课堂自然成长的“真问题”。在这个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萌发了。问题意识是助推学生主动探求、快速成长的捷径。

“距师”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建立在品德、学识之上的威信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鞭策,来自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关爱鞭策和良好关系不是天然的,而是来自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必然包含“距师”、鼓励学生质疑、师生互动。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观点与教师不同时,一名成熟的教师会掂量这个问题或观点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然后调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师生可能会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但目标都是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最后一同享受问题解决后的愉快。提出问题是学生自己的成长,是课堂的成果,而解决问题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

“距师”理念已出现2000多年,今天又被《教育学名词》收录。可见,这个理念的生命力多么强、现实价值多么大。“距师”是对教师不断取得进步的更高要求,是对学生成长的积极鼓励,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鞭策支持。它考验教师的胸襟和学识,倡导学生主动质疑。所以,教师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距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