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评价是教育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诊断、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改进教育评价作为课程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提出要“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各学科在新课标课程实施部分的“改进教育评价”中均给予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评价建议。这为有效解决目前义务教育评价方面存在的“目的导向性不够、内容针对性不够、方法科学性不够、结果帮助性不够”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方向性、路径性和策略性的引领。
一、强化素养导向,评价目标要体现时代性与开放性
新课标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明确了“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代新人培养目标,彰显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突出的综合性。而新课程方案秉持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凸显了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义务教育各学科新课标将这一理念贯穿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但不同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既具有共性和一致性,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突出学生品德修养、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培育,以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代表着不同课程领域科学发展和知识增长的独特规律。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因此,在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引领和指向下,义务教育评价的目标在设置上既要突出鲜明的时代性,又要具备充分的开放性意识。
所谓时代性,要求我们在设置义务教育学段评价目标时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体现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确保党和国家的意志、主流价值观在新课标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如,从2022年秋季开始,信息技术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更名为信息科技,“科”“技”并重的课程性质和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出的“引导教学顺应时代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建议,也表明其评价目标中已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
开放性则要求义务教育评价目标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素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色和亮点,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进一步层次化、具体化。以地理跨学科主题案例“探访‘地球之肾——湿地’为例”,其主要任务是在湿地环境中开展野外综合考察,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湿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湿地的合理化建议和有效措施。它涉及中学地理、生物、数学、信息技术等多门课程,其中有“制作湿地公园电子地图,规划考察路线”这项核心任务。这有助于学生利用信息科技深入了解湿地,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应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设置教育评价的具体目标,真正发挥评价指挥棒的引领作用,真正实现教育评价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导向功能,进而推动良好教育生态的塑造,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价”等根本问题。
二、丰富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要注重一体化与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应是基于证据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是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评价,因此,应建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内容体系和一体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育人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的考查。
一体化是新课标的鲜明特色之一。一方面,它注重各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如,幼小衔接强调要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教学活动,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小升初衔接突出高度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注重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初高衔接明确教师必须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这些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的课程内容对评价内容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它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这为突破传统教学与评价割裂现象,有效整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全过程落实新课标要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了非常清晰的依据。
评价内容多元化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所倡导的评价不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特别关注“过程、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尤其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学科共同能力的发展。这表明义务教育评价内容具有丰富性和较高的包容度。同时,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教师教、学生学与考试评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了三者的一致性,要求教师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结合起来。它既强调了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又要求做到评价与“双减”要求紧密结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强调将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优化试题结构,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
三、创新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要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由于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脱离,只用分数排队的方法来评价学生。新课标结合学习内容分别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为此,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评价的实施应因时、因事、因人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推进评价方式方法创新改革。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例,其评价建议要“以历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倡多元主体评价、跨学科评价、增值评价和过程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与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内容掌握程度等并列,重视评价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在评价方法上,重点关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跨学科主题评价和期末评价。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标既规定了教育评价实施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又在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上给出了相关建议。因此,义务教育评价要以确保多元评价主体参与为基本条件,结合各学科课程实施的特点,在做好标准化“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给予教育评价以自由、灵活的“可操作空间”。
四、提高评价效度,评价结果要注重指导性与反馈性
效度是教育评价最根本的要求。无论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综合性评价还是增值性评价,都必须坚持科学有效。科学有效是深入推动教育改革的前提与保障,而充分利用好教育评价结果是实现教育评价价值的关键所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对提高区域教育或学校决策的精准性、实时性和科学性,让教育评价走出“评完即止”的误区,以便为教育管理者持续优化教师管理与研修以及教师主动改进教学行为等发挥导向作用。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对此,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与建议。如,课程方案要求“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作为评价课程实施质量的参考指标,强化反馈指导”;各学科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等。教育评价结果的运用,为有效引导教育管理者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有意识关注过程、优化过程,向过程要质量提供遵循,也为引导义务教育逐渐将着力点从“分数”回归到“基础”、从“应试”转向“素质”、从“知识”生发“能力”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