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从“整体育人”到“群体优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新增一优秀生源基地 临清工业学校 为新学期班主任工作提升“精气神” 曲师大附属中学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临清工业学校 为新学期班主任工作提升“精气神” 济南市舜耕小学 “家校社”联动上好开学第一课 “兄妹组合”成功跨越琼州海峡 学校管理既要求同又应存异 济南市工业学校 “草根论坛”为新学年集智聚力 “123监督工作法”织牢织密日常监督网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济南辅仁学校的与众不同———

从“整体育人”到“群体优秀”

2023年春季开学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同志到山东检查学校开学工作,调研教育发展情况。他走访的第一所学校是济南市辅仁学校。从开学第一课到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从开展智慧教育到足球学校建设,调研过程中,怀进鹏详细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成果。

作为一所办学时间不长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辅仁学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这所学校。

站在“整体育人”高度

搭建学生多元化发展平台

位于历下区的辅仁学校虽然建校时间短,办学成绩却很突出,不仅是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而且是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示范校。在校长郑廷伟看来,学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长期坚持“共享生命成长”这一教育理念。正是基于此,学校的课程开发始终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针对“九年一贯”的办学特点,探索出具有“纵向渐进、横向整合、纵横交织”特点的四大课程集群,推出100余个主题化、项目化学习课程,并开设了130余门选修课和各类社团。

由于对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视,学校的学生社团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现在,一些社团已经从纯粹的兴趣引导走向高水平的发展之路,在省内外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校园足球方面实现了足球人才成才率的井喷式提升,花样跳绳队更是在2018年夏天获得了跳绳“世界杯”冠军。

“渗透性课程”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

搭建学生多元化发展平台的背后,是学校大力推进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据学校副校长孙成蕊介绍,近几年,学校把家校合作“活动”上升为家校合作课程“体系”,将“家长一日进校园”活动作为常态化制度,持续开展14岁集体生日庆典、“一日职业体验”等活动,并在三级家委会配合下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这些工作其实都融入了‘渗透性课程’这一家校合作途径。”郑廷伟表示,无论实践活动还是课程教学,目的都是让真实性学习渗透其中,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收获知识、在学习探究中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其中的突破之处就在于进行专业的教学设计。

郑廷伟以语文八年级下册项目化作业《亲人小传》的设计为例进行了介绍。这项作业是让学生为亲人写一篇人物小传,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情感交流。作业完成后,学校将优秀作品整理成册。“怀进鹏部长调研时看到册子里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一名男生对妈妈的好奇心和敬佩之情。他看后说,这篇文章不仅有文采,表达的情感更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很好的体现。”郑廷伟告诉记者。

智慧校园助力个性化学习

在调研中,怀进鹏还对学校展示的个性化学习和智慧校园融合教学成果提出了表扬。

据该校教务处主任党永保介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学网实现过程性数据采集,利用智学网评价平台挖掘数据价值,对学生的错题和薄弱项进行分析,形成每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和独特的错题练习册。另外,学校还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自主学习功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分层提升。

对此,郑廷伟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学校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个性化教学中,一方面是基于未来教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提前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两年的线上教学让师生们对信息化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促进了个性化智能学习在校园里的普及应用。”

完整丰富的教师成长课程

四大模块16个方向近200门

郑廷伟常说:“教育的质量高不过教师的质量。”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成立了促进教师成长学术委员会,通过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促进教师发展。现有的20多个课题组、项目组活跃在家校合作、教师发展等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近年来,年轻教师大量补充进学校,目前已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教育品质?对此,党永保介绍,学校借助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力量和现有的优秀师资,形成了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了包含教育通识、专业情意、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四大模块16个方向近200门成熟课程在内的完整丰富的教师成长课程体系。经过几年努力,一批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目前,辅仁学校有齐鲁名师1人,济南名师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能手4人,百余人次获省、市级奖励。

采访当天,正值“郑廷伟历下区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启动。谈及工作室的目标,郑廷伟这样说道:“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从老师到学生的群体优秀。这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育人目标。”下一步,他将和工作室成员致力于新课标改革后的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实践能力方面培养提升,从学校层次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探索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深度融合。

(周玉森)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