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24年“零作业”的背后 山东师大廉洁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 “五微”校本培训助力教师发展 成武县白浮图镇中学 让乡土民俗文化活起来 淄博市淄川区曜华小学 开展“师德教育学习周”活动 图片新闻 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 “每周一信”拓宽家校沟通“连心桥” 招远市特殊教育学校 让每棵幼苗都绽放在春天里 相互借力,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24年“零作业”的背后

——临沂兴华学校“让教育滋养生命”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记者 胡怀旭

建校24年,临沂兴华学校践行“双减”教育24年。24年来,该校推出的“零作业”举措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出校门就能高质量完成,真正实现了每名学生都能掌握一门特色专长。“兴华教育”已经成为临沂教育的一张名片,为沂蒙教育的全序列、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对学校总校长胡顺远而言,学校24年持续践行“双减”绝不是误打误撞,恰恰是他们践行教育初心、办学初心的体现,源于学校多年来秉承的“让教育滋养生命”的教育理念,源于他们始终走在课堂改革最前沿的教育信念。“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规范化学校,‘让教育滋养生命’的理念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始终没变。在我看来,‘减’是为了‘增’。‘减’的是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而‘增’的正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兴趣的激发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胡顺远说。

在很多学校,依然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但兴华学校正好相反,变成了“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该校将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在“课堂正中央”。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而不断生成每名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自主学习力、独立思考力和自由创造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快速提升。2021年,学校邀请张启华、吴正宪等国内名师来校开展数学观摩课,名家们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

“这些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致力于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的,也更好地让学生爱上学习、自主成长。”该校小学部执行校长房丽阳说。在她的眼里,绿色课堂就应如此简单而纯粹。她认为,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在课堂上出彩才是高水平的减负。因为课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一堂课是否成功不能仅仅看教师的表现,更要看学生习得了什么。为教师减负,让他们放下包袱轻松教学,学校的做法简单却管用。只要教师不违反师德,学校一般不干涉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鼓舞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零作业”后怎么办?为让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让教育滋养生命,学校注重从小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让文化课与素质课同质量发展。在开齐开足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40多门素质课程,特色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开展特色课程及课后延时服务已经有20多年了,素质课程采取‘走班选课’的形式,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从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兴趣。”胡顺远说。在该校采访期间,胡顺远领着记者来到乒乓球室。原来,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到这里打球。胡顺远笑着说:“强身健体,方能更好地工作。作为校长,不仅要确保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而且要学会为自己减负,时刻保持旺盛的‘精气神’,要为学生、教师减负带个头。”

教育能够滋养城市,滋养乡村,更能够滋养生命。2020年11月23日晚上9点多,该校小学部教师陈静还在认真地批改作业。谁也想不到的是,她曾教过的一名毕业生韩佳鑫带着对老师的想念,悄悄前来看望正在值班的老师,并给她捎来一份比萨。亲如母子的两个人一见面就来了一个爱的拥抱。在兴华学校,师生情谊在教学相长中潜滋暗长,学生毕业后回母校看望老师是常有的事。“让教育滋养生命”的理念开花结果了。

“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兴华学校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至高追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临沂市的强校、名校。小学部副校长张文敬告诉记者,以前,学生没有地方去才到兴华学校来;如今,每到暑期升学季,学生们都争着来学校报名。

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胡顺远并没有满足于昨天的成功。一如从前,他依然以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自居。即使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和学生们交流座谈,为教师上示范课,参加教师的集体备课、研讨课。“我觉得,教育人就要做教育的事,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大的价值。‘让教育滋养生命’将成为我毕生的追求!”他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