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青科大学子新学期住进“空调房” 济南大学 “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公益服务满十年 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创新的引擎 山东财经大学 国内首个“乡村振兴学”二级交叉学科申报成功  山东农业大学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推进科创高质量发展 “红色书包”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山东财经大学 国内首个“乡村振兴学”二级交叉学科申报成功

本报讯(通讯员 于洪良)近日,由山东财经大学组织申报的“乡村振兴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成功备案,获准正式招收研究生。据悉,这是国内首个“乡村振兴学”二级交叉学科。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探索,学校提出,“乡村振兴学”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分析范式,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及分析的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该学科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强调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以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为抓手、以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有效乡村组织管理为制度保障、以数字化乡村建设为支撑,通过研究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研究内容涵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城乡国土规划、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与产业投融资政策等诸多方面。该学科适用于为政府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企业进行产业投融资管理、乡村规划设计、乡村组织建设管理、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等服务提供专业人才,解决当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人才缺口大等现实问题。因此,把“乡村振兴学”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进行研究,既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战略举措,又是顺应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拓展研究领域的必然选择。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学科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即城乡融合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与文化建设、大数据与数字乡村建设、乡村金融与投融资政策。在课程体系方面,紧跟国内外乡村振兴领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瞄准社会人才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增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程体系科学化、完备化。

作为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省部共建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农味”浓厚。2018年,组建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围绕乡村旅游规划,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年为农村培训基层管理人员100人次,在全省建设了10余个乡村振兴调研地。2020年11月,与校友企业深圳东方汇泉金融控股集团、洪泰基金等联合组建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先后举办了多届“中国农业经营创新论坛”、两届“中国乡村振兴鲁村研讨会”等。该学院自成立以来,专家教授带领学生、集聚校友等社会力量,深耕农业农村经营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把大学办到田间地头,探索打造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模式,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走在了前列。这些探索实践,为“乡村振兴学”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和人才优势。

“乡村振兴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校党委书记王邵军表示,获批“乡村振兴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和抓手,学校将充分发挥经管学科优势,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学科方向凝练、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学科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囊团”、校地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各级干部的“大学堂”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山东省“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助力助智,彰显高校的社会责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