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新课标视角下的红色教育 示范课示范什么 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数学素养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全环境育人】

新课标视角下的红色教育

——威海恒山实验学校特色学校建设探索

□ 张莉

威海恒山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校所在地初村镇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诞生了高新区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初村镇又成为一片生长的沃土,两大千亿级产业园拔地而起,500强企业入驻,这里一跃成为高科技经济发展重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与社会问题逐渐尖锐。我校学生家长多为工业园职工,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强,每个班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情况占1/4以上;家长工作强度大,无暇照顾学生,隔代抚养冲突凸显、家庭教育缺失缺位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理想信念缺乏、人生目标缺失、发展动力不足、心理问题增多。

基于这样的现实,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以学校核心精神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学校以地方红色历史为底色,以地方经济蓬勃生长为引力,以义务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为宗旨,确立了“红润初心,永生生长”的办学理念,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红润教育”特色品牌。

一、初耕——探索、推进

(一)生长教育——“红润教育1.0”阶段

特色创建初期,学校以初村镇在改革开放中蓬勃生长的精神作为底色,以“生长”为特色,逐步建设了生长课程,开展亲子阅读、手球训练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其课余生活。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没有核心思想引领的生长,学生只能是无序地自然生长,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发展迫切需要核心精神的引领。

(二)红色教育——“红润教育2.0”阶段

学校从生长教育的问题入手,深挖初村大地红色资源,确立了以红色思想引领学生的成长,逐步打造“红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光辉历程”党史长廊、“60周年历程”校史馆、“红色印迹馆”等“一廊三馆”红色教育基地,对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课标落实推进的过程中,学校“红色教育”的缺陷逐步呈现:宣讲式的红色学习活动中,学生只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实践者。所以,2.0版本下的“红色教育”课程无法紧扣新时代大思政教育的脉搏,跟不上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变革要求。

二、深植——拓展、提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重塑“红润课程3.0版”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重塑了“红润课程3.0版”:以“基于学生的认识,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主旨,以红色文化为统领,纵向上以国家课程为主导、以地方课程为补充、以场馆课程为载体,横向上将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三种实施空间融合,统整形成学校课程——“红润课程3.0版”。

1.红润核心素养,精准对接目标

基于一至九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生活实际,“红润课程3.0版”按照九年一贯制一体化设计和分学段安排原则相结合,将课程目标分类细化为一至九年级的学段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每个年级拟定2—4个分层目标,精准对接每名学生。各个年龄段课程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形成螺旋上升的体系形态,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课程目标进阶原则。

2.红润课程体系,贯通知识体系

基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导向,我们统整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背景、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图谱和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与保障5个方面全面统筹,重构“红润课程3.0版”:突破学科界限,构建润德、润智、润健、润美、润新五大课程群; 破解空间壁垒,打通红润课堂、红润社团、红润活动和红润节日4条实施路径;打通年级界限,推行《红润少年综合素质评价》,重塑“红润课程541体系”,实现了“红润课程3.0版”的体系化、贯通化。

3.红润三级课堂, 落实全环境育人

为拓展育人空间,“红润课程”打通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界限,打造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红润”大课堂。例如“润美”课程,在经过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不断进阶后,形成了音乐、美术、历史、地理、语文等多个学科有机融合的戏剧课程,形成了跨越小初学段,打通了年级界限的学校中课堂。如学校 “润德”课程,全面落实在国家课程学习、场馆课程学习、学校活动、家庭担当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将德智美体劳有机结合,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打通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全环境育人,实现了“红润课程”融合的特点。

4.项目化学习,激活红润动力

“红润课程3.0版”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手段,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化、研究性学习,学校逐步形成了文本学习、场馆学习、活动学习、主题学习等“红润”特色课程实施模式。跨学科、项目化、校本化是“红润课程3.0版”的最大亮点,知识类学习和实践类学习的融合、静态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的兼容,真正实现了红色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项目化学习《重走革命路》中,教师设置“革命历史我来演”“革命历史我来写”“革命历史我来画”等多维驱动任务,带领学生以百年党史为知识脉络,统整国家课程中语文学科的红色主题单元,历史学科的中国革命篇章,道法课中的《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内容,同时串联起音乐学科中的红色革命歌曲和红色戏剧内容,美术学科的革命题材画作等,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

在项目化学习《家国共命运》中,教师以“我来讲党史”“我来画校史”“我来讲家史”为多维驱动任务,学生借助学校特有的“一廊三馆+”场馆课程,自选课题,走进场馆主动学习探究党的发展史、地方革命史、学校发展史、家庭变迁史,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项目内容。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真正做到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红润课程3.0版”的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视角建设课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活动,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建构课程”,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实现从“红色文化要我学”到“红色文化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让学生自发地了解红色历史,主动探究红色精神,勇于乐于表达自己所理解的红色精神,认同红色精神,并且在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红润教育”。

项目化学习使教师的红色教学目标观由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素养本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将教学空间由学校、课堂拓展到场馆、家庭、社会,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区、社会全方位的红色教育互助与全环境育人,最终指向学生红色精神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二)拓展场馆课程3.0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校建设了“党史长廊”“民族团结进步馆”“红色印迹馆”“校史馆”的“一廊三馆”红色教育基地。场馆课程是我校“红润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依据五大课程建设需要,优化升级场馆课程,形成“一廊三馆+”九年一贯红色场馆课程,凸显全环境育人功能。

1.让场馆活起来——更新理念

2.0场馆课程局限于“宣讲课程”,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听一听,看一看,写一写”的认知层面。3.0课程中,课程实施从教师知识传递转向学生知识建构,从教师知识灌输转向学生知识体验。

例如,重构的场馆课程《红色印记》中设计了“英雄海报我来做”项目化学习,以设计海报为驱动性任务,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化的学习过程,了解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展示英雄风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通过主动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学习英雄精神。

从 “听一听,看一看,写一写”的认知层面提升到“我来说,我来做,我来评”的体验与操作层面,让场馆在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活”起来、“红”起来。

2.让场馆大起来——拓展课程

为应对疫情期间的隔离措施,学校拓展场馆课程外延,构建了场馆课程 “校内+校外+云”三维课堂。一是拓展课程途径。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讲解员录制音频、视频上传,形成“红润云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线上学习。二是丰富课程内容。除场馆必修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选修课程,如“威海红色印迹知多少”“党史大家谈”等活动。三是延伸课程半径。指导学生开展“刘公岛甲午研学”“天福山革命之旅”“马石山红色之旅”红色研学,引领学生走向更多红色教育资源,感受更多红色精神。

3.让学生走进来——学生管理

建立“我的场馆我做主”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红色场馆我管理”,学校场馆面向全员开放机制,各个班级轮流上岗,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管理场馆活动、场馆环境、场馆设施,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每学期针对场馆主题,开展“红色场馆我设计”项目化活动,按照4个场馆内容,开展学生创意作品征集展示,形成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建立奖励荣耀机制,“我的场馆我荣耀”,每学期采取投票等方式,评选“红星少年”到场馆进行颁奖,选取优秀作品到场馆进行集中展示,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和集体归属感。

场馆课程3.0的推进,让学生主动走进场馆,让红色思想、红色知识在解决问题、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活”起来,让我们的场馆“活”起来,让我们的“红色教育”活起来,为我们的红色场馆赋予了真实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意义。

(三)升级红润评价3.0

结合课程实施过程,我们的课程评价从学生、教师发展样态两方面为观测点,检验课程整合实施效应。以多元性、增值性、激励性、贯通性为评价原则,以学业水平、综合素质、个性化发展为主要评价维度,形成红润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不同评价方式让评价主体走向多元。每个月以班级为单位,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活动参与度、课程目标达成度、家长对学生素养反馈评价结果,进行年级组和教研组研讨,引导所有班主任、学科教师及时调整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这样的闭环方式让评价更加科学、真实、系统,更具客观性。

评价手段多样化。通过等级式、描述式、星级式、卡币式等评价方式,对红润课程的实施进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创新推出“红星币”“火炬卡”“红星超市”“红润学生素养评价手册”等“素养+信用”评价方式,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鼓励个性发展。以多样化的手段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并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不断完善“红润课程”。

评价过程动态化。我们将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形成贯通课程评价,使评价实施可视化、通俗化。作为对学生“红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课程评价以互动评价、复盘提升为保障。贯通课程的展示邀请家长、观摩人员参加,人手一个评价卡,既可以对学生贯通课程活动过程进行表现性评价,又对学生介绍的“红润课程”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

三、收获——生长、发展

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红润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

学校润德、润智、润美、润体、润新的“五位一体”的“红润大课程”已经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三位一体”的“红润大课堂”,拓展了“红润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跨学科、项目化、校本化实施,成为“红润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也是“红润教育”的最大亮点;学校“一廊三馆”成为传播红色声音的重要阵地,不仅成为本校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全市红色教育的重要“打卡地”。

在“红润课程3.0版”推进过程中,学生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蓬勃生长,争做“红色少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生取得佳绩的捷报频传。2022年,我校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戏剧“红润初心,永恒生长”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音乐”公众号参加全国展播,学生用朗诵、舞蹈、课本剧等多种形式合演“一台大戏”,获得了与会专家以及全国实验校的广泛好评。

教师接受红色洗礼,争做“红烛先锋”。学校搭建的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中心等“三室一中心”,带领教师以“红润”特色为研究对象,落实课题研究,通过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教学、九年一贯制衔接等课程研究,强化“红润教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基本功等赛事活动中屡获奖项,先后荣膺“威海市教育创新人物”“威海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学校健康成长成为红色教育的品牌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稳居全市农村学校第一方阵。我校先后被评为威海市高新区青少年活动基地、威海市师德涵养基地、威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人教社音乐课程实验校等。

“红润教育”成绩显著,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全面提升。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报》、大众网、威海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特色教育进行报道、推广、宣传。

以红色浸润初心,以红色引领教育,恒山实验学校的师生正走在健康生长的大路上。

作者简介:张莉,威海恒山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深耕基础教育一线,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党建管理工作。先后在《中国教师》《威海教育》发表《健康、发展、合作、共赢》等多篇论文,主持开发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以社团活动推动校园科普的探索研究”“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多项教育科研课题。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带领教师结合学校红色教育传统,创新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打造新课标视角下的红色教育,形成了威海市恒山实验学校“红润教育”特色品牌。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