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荣成市将深入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努力打造省级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区新范例。
创新驱动“五育”融合,激活学校德育“强引擎”。一是突出德育实效。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目标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打造“科科融德育,课课讲德育”的学科德育新模式。二是提升智育水平。深入推进“分层式”教学改革,做好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工作。改革“重分数轻素质”的评价方式,引领学校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加强体育锻炼。将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拼搏精神等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体育强国魅力,学习体育健儿精神。开发花样跳绳、轮滑、游泳等特色课程,开展校级邀请赛、年级对抗赛、班级联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四是增强美育熏陶,每周增设1节艺术课、1节鉴赏课,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进村居”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是加强劳动锻炼。对接镇街开设校外劳动基地,每周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劳作;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尊崇劳动、参与劳动、探究劳动的好习惯。
扎实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家庭德育“主阵地”。一是心育健康帮扶机制。结合“舒心荣成”建设,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开展好咨询服务、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答疑解惑。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精选骨干教师“结对共建”,缓解其学习焦虑、心情抑郁等问题。二是书香浸润帮带机制。结合“书香城市”建设,开展“让心灵浸润书香”家校阅读体验活动,通过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评选书香家庭”“悦享、悦讲、悦诵、悦品”等读书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家长共同提升文化素养,滋养城市文明。三是志愿服务帮携机制。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成立“荣老师”志愿服务总队,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好“倾听心灵的呼声”“雏鹰关爱计划”等特色帮扶志愿活动,引领学生、家长厚植道德情怀,带动文明新风。
深入开展主题行动,画好社会德育“同心圆”。一是开展爱国宣讲“千人千语行动”。协同妇联、团委、政法委等单位,共同培植“解语花”“红色印迹•童讲”等专家型宣讲团队,在重要节点开展好爱国主义宣讲,引导青少年学生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借助本地资源,组织道德模范、劳动标兵、“五老”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入校开展道德宣讲、红色传承、实践指导活动,引领青少年争做新时代有为好学生。二是开展捐资助学“圆梦行动”。联合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启动“点亮星星”“明天计划”等公益帮扶项目,救助孤儿、残疾学生、困难学生,培育学生感恩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三是开展课后服务“护苗行动”。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等方面利用社区场地、信息资源,开展好课后服务,减轻学生“手机依赖症”。依托研学基地,组织开展寒暑假调研自然生态、追忆红色印迹等研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实践,体验社会、感悟人生。
着力搭建线上平台,营造网络德育“软环境”。一是搭建网络红色平台。开设“红色印迹直播间”,宣传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伟德将军碑廊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印迹;选拔一批“网红小主播”,录制“爱国主义故事”“科普云课堂”等视频,每月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引导学生树立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情感。二是建立网络宣传阵地。开设“德育之窗”专栏,宣传网络德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事迹,增强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开通“德育成果展”等专栏,组织开展好线上微班会、心理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三是建设网络教育队伍。对接网信办、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招聘专业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网络培训活动,引导师生安全文明上网。依托市自媒体联盟,采用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利用抖音、快手等渠道发布健康作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为荣成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