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育“零零”后更要讲智慧 AI考官 培智学校教学应有独到之处 体育教学也要“绿”起来 学困生更应多阅读 还学生做梦的权利

第6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6
【观点】

学困生更应多阅读

□ 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中心小学 赵一元

阅读是要贯穿人一生的习惯。它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繁缛的社会中被启慧性文字深情沐浴,拥有自己的“定调”品格,而且可以在无形中升华我们的气节和看待事物的维度。阅读,归根结底要扎实,要有所得。

学困生通常将阅读视作认识生字与字词的文本性内容,理解稍显滞后与稚嫩。所以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经常存在“读不通、读不懂、读不完”等现象,因为他们消化文字的速度较慢,特别是冗长的文章,要想顺利完成阅读习题非常困难。阅读对学困生来说,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形成善于思考的能力、提高专注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学困生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很容易发现其实他们并不缺好书,缺的是与阅读书目之间的磨合。学困生能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书,除与书籍自身内容的吸引力有关,更要在书本内容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联系,使学生从书本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

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能使整本书内容变“薄”,质量变“厚”。不可否认,学困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是自身的知识功底不牢,可能是阅读方法上欠妥,也可能是看待整本书阅读的视角有偏差。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灵活应变,有针对性地牵出一根“绳”,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帮助学困生进行阅读理解。

抛砖引玉,制造阅读前的悬念。当学困生刚拿到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时,教师如果让他直接翻开阅读,那就等于轻视了一本书一半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和书名,让他们尽情展开自己的想象,猜一猜书中可能会写到什么,或者自己想要了解什么。根据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与书中人物、动物或情节相悖的故事或者例子,然后用转折句“可是这本书描写的和我们平常见到的不太一样”之类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要阅读这本书的欲望,这才是阅读一本书的一个良好开端。

把握读、写、画三者结合,加强整本书阅读的前后联系。现在,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读一本书可能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在内容的联系上会出现断层,在对内容理解上也不够清晰准确。这就可以用一边读、一边记录、一边绘画的方法,使整本书阅读妙趣横生。比如,在书中做笔记,或者给学生专门准备一个阅读记录本,让学生把阅读的书目名称、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和心得感想记录下来,形成自己对整本书一个大概内容上的提炼。慢慢地,还可以根据书中的人物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下来,通过不断阅读丰富画的内容,最后形成阅读过后的自我展示。这样一来,不管学困生读到一本书的第几页,只要看到自己先前的图画,就会充满形象感知力,重新想起自己在书中读到的内容,不会像之前单一的“嚼文字”那么痛苦。画画的形式会更加生动,阅读笔记的形式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享阅读经验,打开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困生要建立帮扶机制,比如在全班范围内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带动学困生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使其积淀阅读素养。可以在读书分享会中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每名学生对同一本书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当学困生的思维不断进行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他们就会被阅读的魅力感染。也可以引导学生为大家分享几本自己比较爱看的书,说说书籍出彩的原因、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等等。同伴之间互推书籍,也是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

总之,我们要从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发挥“好书”天然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无意”的兴趣,让他们一见生趣,爱不释手。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阅读不仅可以让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