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家校合作十分重要。但是,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一是学校过多地承担着教育的责任。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分内事,教育责任应该由学校单方承担;有的家长将教育责任完全推到教师身上,认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孩子就能学得棒”;有的家长以“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家长无能为力”为借口,推卸教育的责任;有的家长重养轻教,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供孩子吃喝,对孩子的品行、心理需求等漠不关心。二是家庭教育变成了“第二课堂”。有的家长不信任学校的教育结果,将家庭教育变成课堂的延伸,高薪聘请家庭教师为孩子补习功课;有的家长软硬兼施,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培优班,过早、过度规划孩子的人生道路。三是家长过于听信教师,“唯师是从”。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侧重有所不同,教师往往站在学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然在有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不能简单地将两者混为一谈。有些家长缺乏主见,过度听信教师的判断,以致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四是家长与教师缺乏交流,交流方式与内容单一。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主动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即使存在例行公事的交流,也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上面4个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首先,转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认知。我国已进入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家长应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更新观念。既不能轻视家庭教育,把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学校,也不能简单地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特性在于天然性、早期性、情感的浸染性、鲜明的针对性等,而学校教育的优势则是对知识构建的专业性、系统性。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单一的横向比较;应主动与教师联系,参与学校教育的各项活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其次,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教育成效,家长会是家长与教师最直接的见面交流方式,旨在让家长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状态和成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地了解并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最终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合作。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会,尽量不要缺席。二是建立联系人制度。家长和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联系人制度的工作,确立相对固定的联系对象,建立联系人档案,开展丰富多彩的联系活动。同时,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可以建立联系人制度,进行互访,通过电话沟通、互相串门的方式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共同探讨育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三是尝试使用新奇的交流方式。比如,开设“网络家长学校”,通过网络媒体提供一个全新、便利、实时的交流平台;家长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交流教育经验,接受专家的指导,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鄄城县历山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