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本报讯(通讯员 贾宝华)“现在,孩子上放学不用愁了,校车直接给送到家门口。”邹城市石墙镇望云村李大爷的话里充满了幸福感。为解决农村学生家远、上放学交通不便问题,邹城市累计开通校车125辆,惠及5000余名农村学生。这是该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乡村教育振兴,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邹城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发生了质的“蜕变”,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园区成为乡村“最美的地标”。2016年以来,投资约4.16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80余所,塑胶操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录播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不再是城区学校的“专利” ,农村学校同样成为最具现代化和生命力的地方。自2020年以来,邹城市先后投入15亿元,启动太平、城前、峄山、郭里、石墙5个镇教育园区建设,总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3万个。
同时,该市坚持教师资源服务教育发展这一“基本盘”,通过补充教师力量、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等,持续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十三五”期间,累计补充乡村教师岗位1300余个。实行“一个乡镇一个大的编制盘子”,完善镇域师资交流机制,每年交流轮岗城乡教师800余人次。实施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大大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积极性。
今年,邹城市启动《义务教育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分批分步整合51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提升40处农村学校运动场地、30处食堂,把“校车惠民”“爱心午餐配送”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加快农村学校优化整合速度。
邹城市将优化农村学校布局作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牛鼻子”来抓,实行“一镇一策”,规划建设高标准教育园区,提升了教育资源的集约利用率,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富华说:“乡村学校过去曾是教育的短板;现在,我们不仅要有质的提升,而且要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