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荣成市好运角小学 “渔耕”相伴,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院士、专家在青岛聚焦智能矿建新技术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调研开路寻良方创新思路谋发展 “运河之都”感受北方的姑苏遗韵 图片新闻 记忆深处的“一碗汤” 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服装走秀”走出国际范儿 莘县实验幼儿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现场新闻】

“运河之都”感受北方的姑苏遗韵

□ 通讯员 张宪春

“今天的研学之旅虽然很累,但我们收获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快乐。”“我们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登上太白楼,步入竹竿巷,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对话。”在研学途中,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八年级学生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兴高采烈地说。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近日,该校学生在兖州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张平、高红梅和济宁市研学旅游课题组负责人仇召国、许莹莹的带领下开展了研学活动,感受到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神韵和丰采。

猝不及防的大雨并未浇灭师生的研学热情。在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许莹莹给学生介绍了总督署博物馆的概况,学生明白了兴建总督署博物馆的意义。接着,许莹莹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运河在今天还有哪些主要功能,让学生把眼前看到的情景与课本知识自然链接,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标理念。

师生一行来到济宁博物馆,参观了“我家就在岸上住”运河风情展。学生通过观看“运河是一条政治的河”“运河是一条科技的河”“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运河是一条经济的河”4个模块的图片、文字及视频,深入了解了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影响,从多个维度加深了对运河的了解。然后,张平让学生现场讨论“为什么说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并让学生分别发言。学生精彩的发言受到在场师生的好评。

研学师生继续前行,走过慈孝兼完坊,到达研学活动的第三站——太白楼。许莹莹生动而翔实的话语让学生了解到:元代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后,济宁就成为“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水上交通枢纽、江北漕运重镇,当时就有“小苏州”之称。运河北岸的太白楼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江北最具影响力的名胜古迹。当时的官员驻节济宁或者路过济宁,下船以后由南门登临运河北岸的太白楼,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幽古之思和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成为一种风尚。

告别了“诗仙”,师生漫步在运河岸边,与历史碰撞,与远古对话,想象着运河昔日的繁华景象。在漫步途中,张平给学生讲解了页岩的形态及形成过程,讲解了大运河上的水利设施——天井闸的作用,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大运河。

崇觉寺铁塔、声远楼、东大寺、竹竿巷带着远古的气息与师生们撞了一个满怀。一名学生感叹道:“正是由于大运河便利的河运,济宁的文化才如此丰富多彩!”研学行程中,学生兴致勃勃,不断与同学交流学习到的新知识。

据悉,该校依托周边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等优秀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以此让学生收获多方面的课外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有效地实施全环境育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