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减”东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刚性规定为学校课程制定、学生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秉持立德树人精神,因时而变其法,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方面优化教学模式,借“双减”之东风回归教育本质,提高教育效率,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真正实现“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要求。
高效备课。更少的课后辅导时间意味着教师应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而更高质量的课堂则需要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即备课上下足功夫。教师应当从教材入手,从教材所选文本和课后练习中提取信息,明晰教材传达给学生的价值观,明确学生应当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以此为依据,结合教学进度准备课堂内容。
有效提问。高效的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挑战。保姆式详细又简单的文本提问不适应“双减”政策的需求,因为太过简单、缺乏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减负要求下很难在规定学期内培养出学生应有的能力。教师应当优化问题设计,在问题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独立人格思考创新的能力,在问题中充分留出学生发散思考的空间,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兼得书本知识、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例如,在讲《白鹭》这篇课文时,不是问“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公布所谓“正确答案”,再问“概括一下每一层写了什么内容”。而是直接发问:“阅读全文以后,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文字的描写中看到了什么?”没有特定的段落,没有特定的答案,只是让学生从一字一句中发现文字与事物之美。
科学教学。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存在诸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问题,如教师提出问题、公布答案、学生抄写在书本上的过程太过低效且机械,不利于小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开发互动式教学课堂,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应当以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想法表达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思考,跟随学生的思考和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吸收并消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文艺的情怀。教学中还可以使用跨学科整合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学到更多东西。例如,《冀中的地道战》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地道的结构、作用和特点,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从电影、历史文献等其他资料里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意义。
作业分层设置。对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部分,而课后作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双减”政策落地对课后作业的变革要求则更加苛刻,它直接向作业的量提出了要求。作业量的减少要求传统的作业安排模式应该作出巨大改变,教师应当摒弃大量的、重复的、单一的、机械的作业设计,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层设置作业。或许为每名学生都设计不同的作业很难实现,但是教师可以对知识学习容易出现的薄弱之处加以分析,相对应地设置练习,从而提高作业助巩固、助理解、助思考、助获取新知的效率。
同时,“双减”政策下,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变多,被禁锢在书桌前的时间变少,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作业,使得作业“生活化”。语文学习本来就是听说读写与情感体验,在课堂中激发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化语文,走上爱语文、爱文学的道路。教师可以做这条道路的推动者,让学生真正享受“双减”政策的福利,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对人生的意义,真正地理解语文,爱上语文学习。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双减”政策将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中解放出来,课后服务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课后服务不是晚托班,其背后隐含的是人才培养观念的重大变革。怎么利用课后服务阵地拓展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呢?学校应结合学校、学生、家庭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依据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方向,研发语文特色课程,如语言素养类经典诵读、演讲与口才、课本剧表演等,使学生在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萌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能。通过多彩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点亮健康和幸福的童年,这也是“双减”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