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兰山区 实现城乡教师全员全过程均衡成长
“我们农村中学也有齐鲁名师。”临沂义堂中学校长于国华自豪地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师。他提到的“齐鲁名师”是该校物理教师胡耀征。胡耀征在这所农村中学工作了28年,现仍坚持在一线教学。去年,胡耀征被评为齐鲁名师、特级教师。
目前,临沂市兰山区有在职在岗教师约1.8万名,像胡耀征这样扎根在农村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有近5900名,其中正高级教师7名。为推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兰山区制定实施了覆盖城乡所有教师的培训成长规划,着力从源头上填平城乡教师队伍发展过程性的分化鸿沟,进而推动区域内城乡教师全员、全过程均衡成长。
近3年来,兰山区公开招聘安置教师、财会人员达6836人。为让这些农村教师“分得下、留得住、干得好”,该区在职称评聘上继续落实向基层学校倾斜政策,在乡镇从教累计10年以上申报中级、20年以上申报高级,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同时,加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超额完成2022年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任务,新增教师周转宿舍110套,解决了260名乡村教师的住宿难问题。
为有效提升城乡教师队伍质量,搭建起覆盖全员的教师成长机制,兰山区综合施策,创造条件,让城乡教师实现全过程成长。第一,以融合激发教师活力,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培训、名师培养、教育家培育等工程,搭建新教师成长学院、卓越教师发展学院、名师工作室等成长载体,建立健全区、校两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第二,以读写激发教育智慧,实施全区教师读写素养提升行动,形成了“教师全员读写——学校读写团队——区级读写共同体”的教师阅读梯级,全区城乡各学校共组建了77支教师读写团队,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第三,以研究激发职业动能,以项目为驱动,重点关注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度教学、跨界融合与综合育人、学生发展与评价改革等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的研究,组织开展规划课题研究、课题进课堂活动、“5+2”学校内涵建设项目推进、学科育人举措等研究。第四,以评价激发教育潜力,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实施“1+N”评价方式。其中,“1”指教学工作,“N”涉及课程开发、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特殊贡献等。除荣誉奖励外,每年动态奖励小、初、高等三个学段1200万元,从精神表彰到物质奖励,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农村教师成长供给侧改革,让城乡教师实现全过程均衡成长,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乡村教师成长带来的福利。”兰山区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付红军说。